分作三个区域,一是本土修士祖宅所在与那些可租出去的宅子,这也是最热闹的地方。其二便是占了近小一半儿,由四大部洲领衔,九洲共处的地方。
几乎所有山头儿,只要到过天下渡,砸锅卖铁也要弄个住处。
不过如今就难了,刘清听说,现在要是想在天下渡购置宅子,不光得有钱,还得战功足够多。
总而言之,光有钱不行,光有战功也不行,就得两者俱全,才能买下宅院。
还有一小块儿地方,就是那些个散修所在,上战场杀妖,挣钱,活着。
刘清曾听人说过,人世间最喜不过一个活着,最悲也不过活着二字。
一场瞧着声势浩大,其实对战二人都没伤筋动骨的打斗,将这个前不久才来天下渡的年轻人,推上了风口浪尖。就那些桥头铺子里,嘴没把门儿的,说的最多。
战事就没停歇过,但有规模的战事,估计两三个月内都不会有了。
结果刘清每天一大早就拎着酒葫芦出门,与趴在墙头的黄衣小姑娘说几句话,然后便去四处晃悠。黄昏时分回去做顿饭,黄衣小丫头会问着香味敲门,吃完之后还要恭恭敬敬抱拳,说多谢前辈赏饭吃,我可是又欠下一头妖了。
原本对米面都一视同仁的小丫头,此后直接将米饭打入冷宫。
一粒米一头妖?小丫头心说自个儿吃一碗米饭,就欠下一辈子还不完的债,还不如吃面呢。
刘清在外头四处乱晃,小半个月已经与本地人混的极其熟悉。
这天在一处小面摊儿坐着,要了一碗臊子面,吃得极香。
摊主是个瞧着年过六旬的老人,可其实,老人家已经有近千岁高龄了,只不过破境无望,也没本事南下杀了,就干脆支起面摊儿,看着那些儿郎来来去去。
这老者与刘清,算得上同乡一说。老者是爹娘死在了天下渡,然后被人接来,在天下渡长大的。可六岁之前,他其实活在胜神洲中北部,一个叫成纪的地方。
吃完面,刘清擦了擦嘴,笑问道:“不打算落叶归根?”
与将死之人说此类言语,有些不敬之嫌。可刘清觉得,该想远的就要想远点儿。
摊主笑道:“你倒是头一个问我这话的。先前是有人问过我,说好歹也是个活了上千年的老前辈,临了,还是光棍一人,不如乘着所剩日子,寻几个黄花闺女。”
刘清摇头一笑,老者继续说:“修士也是人啊!哪儿有什么宝刀不老?”
刘清眨了眨眼,心说这话我听不懂。
老者自言自语道:“家乡话都不会说,落哪门子叶,又归哪门子根?桃李林中,铁牌每日作响,他们的根又在哪儿?老头子我何来颜面。”
刘清微微一笑,“下次重回天下渡,我定予桃林李林各一捧土。”
丢下一枚贝化,年轻人瞬间消失。
摊主老头儿笑着摇头,轻声道:“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往东边儿,是十三洲的顶尖宗门扎堆之处,在这地方,出门溜个弯儿,指不定就碰到哪个宗的哪个大人物了。
刘清径直走去一处大宅院,那是瘦篙洲的万鞘宗常驻之处。
抬手敲门,有个少年人拉开门户,打量了一番,疑惑道:“你要找谁?”
刘清笑道:“你去禀报一下,就说是刘清来了。”
少年人将信将疑,往院里传音询问,片刻功夫而已,少年人收到准确回信,便将两扇门打开,请刘清进门。
关好门后,少年人才恭恭敬敬抱拳,低声道:“见过刘先生。”
刘清摆了摆手,笑道:“你们这里的主事人呢?”
少年人挠了挠头,指着里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