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刘清问那位老嬷嬷,说这处吃水怎么办的?老婆婆答道,这处三家人共同挖了一口井,但是不是一直有水,没水的时候,就得去河里挑水了。
于是在离去之前,刘清偷偷摸摸往那口井里丢了一枚叠成三角的符箓,至少以后这口井,不存在缺水的问题了。
本想把飞廉跟夔牛喊出来的,结果两个小家伙在如雪的神通天下之内,玩儿疯了都,死活喊不出来。
又走了一月,再往前去,终于要到了留仙国一座州城。
水中可居曰州,《说文》当中作此解,多半称作州的地方,都有水在一旁,却也不是全部。
留仙国的秊州,周边并无大江大河,只不过有那极多小溪流,在城中纵横交错,小桥无数,但不能泛舟。
这个秊字倒是极少看到,刘清忍不住卖弄一番,故作自言自语:“岁取星行一次,祀取四时一终,年取禾一熟,载取物终更始。”
漓潇瞪眼过去,“说人话。”
某人郁闷不止,无奈开口:“就是年的意思,从禾,千声。”
可能是是这秊州百姓,希望年年是大年吧。
对百姓来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好家伙,这秊州城,城门口连个守城将士都没有,进去一打听,居然不设宵禁。
两人寻了一处客栈,可惜了,一人一间。
漓潇需要去往上摸那瓶颈,需要闭关静坐。
瓶子里装满了水,想要倒出来快一些,就得把瓶口做大。漓潇如今就在行此事。
既然贪多,又想嚼烂,只得瓶颈大如天,即便是漓潇,也不容易的。
于是漓潇就进了如雪的神通天地当中,刘清闷坐屋内,取出来几样东西。
前不久袁公前辈所赠的养剑亭,青白与飞剑无门与道门就在其中,巴掌大小的养剑亭,飞剑更是几乎肉眼看不见。
当然是那袁公前辈瞧见了如今刘清的窘迫,佩剑也好,还是另外两柄本命剑,受损不轻。当时与青藤对战,刘清迟迟未曾祭出飞剑,就是因为这几把剑,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若不然即便那青藤有着登楼战力,即便打不过,刘清也要硬生生撕下其身上一块儿肉来。
这养剑亭,可是个不可多得的重宝,刘清怎么觉得,袁公前辈有点儿托孤的意思?
取出第二件东西,是先生所赠的一套刻刀。
先前刘清从未发现,这十二把刻刀,是先生赠予自个儿,暗含十天干。可无论刘清怎么研究,就是没找出这刻刀的异处。
最后则是自神桥镇所得的那把柴刀,一把柴刀,极可能比大多仙兵都要坚硬极多。
如今刘清时刻带着那道逍遥巾,再不怕给先前那老梆子一般的暗中跟踪。
想杀我就杀我?狗日的,等老子年纪大一点儿,境界高一点儿。
天色渐晚,刘清跨上柴刀,走出这间名为莲舟的客栈。之所以叫做莲舟,极可能是因为,这客栈被两条小溪所围,小溪三丈余宽,水流缓慢,且只有二尺深,长满了黄色的莲朵。
之所以住这间客栈,除了养眼,是因为师傅曾经说过,他的拳法,自莲舟岛而来,岛上那位余莲舟前辈,乃是太和人氏。说来说去,刘清自个儿的拳法,追根溯源,是来自那座“真武当兴”的太和山。
五岳及名山皆有洞室,那座号称天下第一仙山的太和山,其中的太和福地,据说在人间七十二福地中,排名第九。
上次都在太和门口了,可刘清想来想去,还是没有去。
小桥前方藤椅,有个中年人穿着草鞋,拿着大蒲扇,不知是乘凉,还是准备晒月光。
刘清认得这个不知眼色的掌柜,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