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落落心知不妙,讪笑道:“去哪儿?”
刘清淡然开口:“海归山。”
……
扶舟县的酒仙庐,还是两个侍女两个伙计,一个从未回过风泉镇的客儿,外加一个从不愿露面的厨子。
虽说这处酒仙庐,已经算是黄椿的私产了,可他还是搬去了梨茶镇,与高柚儿在梨茶镇的酒仙庐卖面皮儿。
乔恒现在可是大忙人,金萍渡口正在修建,几处山峰也在动工,北边儿那座大渺山,工部已经在紧锣密鼓的修筑小南岳。好多处地方需要乔恒盯着,一天天的,忙的要死。
不过好说歹说,金萍涧的白蝶总算愿意作为清漓山的客卿,以后金萍渡口修筑好了,她依旧可以住在那儿。白拿一份钱财,若是修行中有什么问题,清漓山半点儿不会吝啬。那个爱看话本,一肚子侠骨柔情的白蝶,又不傻。
溪盉回到清漓山之后,每天就是练剑,读书。柴黄打架不咋地,除了那一手唬人的唾沫掌心雷,还真没有溪盉能瞧得上的地方。好在这家伙学问尚可,教溪盉读书认字还凑活。
迦米尔对柴黄依旧冷冰冰,唯独一样,她觉得柴黄做的极好。
就是教溪盉读书时,只解字义,书中有什么隐喻,他从来不提,全靠溪盉自个儿见解。
其实迦米尔不晓得,这是刘清早就叮嘱好的。
无论是什么书,书中道理要自个儿去找寻,书上文字相同,可读书人不同,书中意思就会有偏差。
然后溪盉除了每日读书练剑,就无所事事了。
打从紫珠走后,溪盉就没上过寸锦峰,倒不是她讨厌钟灵儿兄妹,只能说平平淡淡,聊也能聊,就是没什么好聊的。
偶然之下,小丫头踩着竹麓飞到了正在修建的金萍渡,想着替师傅监工一番,免得有人偷懒,偷工减料,不好好干活儿。
结果,一碰到白蝶,瞧见那个长得还可以的姑娘是一只白净如玉的蝴蝶,当即就来了兴趣。自那儿以后,溪盉三天两头儿偷偷飘出来,踩着竹麓飞走,就是去寻白姨侃大山。
如今的梨茶镇,已经慢慢热闹了起来。
先前栾溪花了足足三百枚泉儿,购置布阵所需耗材,绕着一座木秋山,算是布了个障眼法。
于山外看去,依旧梨山是梨山,茶山是茶山。
胜神洲百花总阁落定梨茶镇,搬来此处的大宗门,愈发多了。赵氏父子将那无人定居的风泉镇方圆三十里也划给了清漓山,当做是以大渺山修建小南岳的补偿。又加上风泉镇落地之处本就离金萍涧极近,所以也有不少胜神洲仙家铺子,准备将那分店开在两座镇子了。
按乔恒的意思,山主归来之前,他要把梨茶镇与风泉镇连在一起的,最好也将扶舟县连在一起。这想法正好与秦国将扶舟县作为道府衙门驻地的想法不谋而合。所以乔恒要忙的,还有与工部接洽,谈好以何处为界,各自出钱多少。
还有那个闲的没事干的春熙,偷偷摸摸跑去海上,将那座水晶宫搬回东海。当然不敢离河水太远,就在胜神洲大河入海口。
结果被一个从赡部洲返回,满脸赘肉,腰悬双锤的汉子差点儿扒了皮。好说歹说,才求人家把那水晶宫重新翻转过来,然后顺着河水反复巡游,生怕哪处水患自己没注意,就被那狗日的照着脑袋一锤。
春熙真是欲哭无泪,心说好歹也是我老爹的朋友,老子按辈分还要管你叫叔叔,怎的就下手没个轻重?
终于等到张卓康离去,春熙这才偷偷摸摸跑回清漓山,与黄椿兄弟诉苦,一把鼻涕一把眼泪。
这会儿就坐在酒仙庐内,少年模样的春熙,提着一壶酒,可怜兮兮道:“黄椿老哥,真不是我说啊!咱家少爷也忒没谱儿了,丢个水神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