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武松来也 第246章:遥尊为后(2/3)

>    “微臣不敢有瞒官家,此事在群臣中亦有些议论。”汪伯彦道,“皆言......”

    “都说了什么?”赵杦追问道。

    “皆言封号事小,国体事大,官家的声誉更是关乎社稷安危,切莫因小失大。”汪伯彦一边回道,一边偷偷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赵杦陷入沉默。

    汪伯彦心里却暗暗叫苦。本以为今日被单独召见是个机会,可没想到,却是一件如此棘手的事情,看上去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

    “汪卿,朕且问你,若是韦妃名节未失,此事是否可行?”赵杦突然又开口道。

    “这自然可行。”汪伯彦道,“可此事虽然并无实证,但若想让天下人相信乔妃未失名节,怕是也很难。”

    “那朕再问你,一位年近半百的妇人,可还有失节的可能?”赵杦又问道。

    “官家的意思是......”汪伯彦的脑子里飞速运转着,努力琢磨着官家这句话说意思。

    “半百之身,已到艾服之年,自然是无失节之虑了。”汪伯彦道,“此乃人之常情也。”

    “那就是了。”赵杦笑了,笑得有些奇怪,奇怪得让汪伯彦有些不寒而栗。

    “朕的母妃今年已是四十有八,既然如此,又何来失节之事呢?”赵杦看着汪伯彦道,“你以为如何,汪卿?”

    “四十有八?”汪伯彦有点懵了。

    他心里努力回忆着,若是自己没有记错,太上皇今年也才四十有六,而宫中人皆知,韦妃是从侍御进位为妃的,又怎么可能比太上皇还长两岁呢?

    而且,前几日有人来冒名皇亲时,汪伯彦也奉谕参加了甄别。他当时就翻阅过皇家谱牒,若是没有错的话,在太上皇诸多妃嫔之中,除了郑皇后比太上皇年长三岁之外,再无人年长于太上皇了。

    不过,汪伯彦很快就明白了赵杦的意思。

    “官家真没有记错吗?”汪伯彦意味深长地道,“那皇家谱牒中所录不会有误吧?”

    “韦妃乃是朕的生母,难道这天下还有谁能比朕更清楚此事吗?”赵杦愠怒道,“慈亲生于元丰三年,这岂能有假!”

    “是是,官家当然不会有错。”汪伯彦道,“定是那谱牒所录有误,微臣这就前去勘误。”

    “不急。”赵杦摆了摆手,心里道,这汪伯彦果然识时务,领会能力也够快。

    “此谱牒曾破金人劫走过,多半是被金人篡改过了,多有不实之处。”赵杦接着道,“汪卿可先对照校订,然后把旧册烧了吧。”

    “圣上圣明,此册经过金人之手,必是有误了。”汪伯彦道,“官家尽可放心,微臣自当尽心校订,不负圣恩。”

    “嗯。”赵杦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道,“那汪卿你看,该给朕的母妃一个什么尊号为好呢?”

    “嗯......”汪伯彦沉思了片刻,“臣以为,不如尊其为宣和皇后,不知官家意下如何?”

    “宣和皇后?”赵杦眉头一皱,“汪卿的用意何在?”

    “回官家,这宣和乃是太上皇曾用过的年号,取宣和之号,不正是官家的生母应得之名吗。”汪伯彦回道。

    “嗯。甚是。”赵杦点了点头,随即又道,“那为何不直接尊为太后,而是皇后呢?”

    “尊为皇后,乃是因为太上皇尚在,以此亦可彰显官家未忘父恩,犹尊父皇之名,实乃忠孝之君啊。”汪伯彦道,“当然,先尊为皇后也还有他意?”

    “还有何意?”

    “微臣以为,先尊为皇后,也可视为试探之举。可先看看群臣和天下的反应。”汪伯彦道,“若是异议不多,到时再择日尊为太后亦是水到渠成之事。”

    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