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他是对自己写的诗很满意,还是根本不在乎什么三大书院。
此时的评判台上又是另一番景象,三个老家伙正在一一点评,那些收来的诗词。刘墉:“今年诗词的水准有所下降啊!”孔平己(文渊先生):“是啊…刘兄你看这首,写的简直是狗屁不通。”徐太嗣:“两位山长…请看这首。”
刘墉.孔平己过目之后,微微点头称赞道,“不错…不错…今天总算有一首像点样子的,…不过这个王恒是谁,长安没听说过这位才子啊!”最后他们三人决定,把王恒这首诗先加入备选,等全部评完再排选名次。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诗词的评判也到达了尾声,台上的三个老家伙连连叹气,眼看着卷子就要见底了,可是到现在也没能选出第二首入围作品。就在他们快要放弃的时候,刘墉惊呼道“二位…请看这首佳作。”
孔平己和刘太嗣围了过来,看着纸上的这首五言,不禁连连称赞,“好诗…好诗…今晚有这一首,也不枉此行了。”刘墉提醒到,“看看是何人所做。”话音刚落,孔平己就得意的“哈哈…”大笑起来,“我道是谁,原来是卢方这小子,不错…不错.”
其实这个卢方就是孔平己的得意弟子,难怪这时他即开心又得意。一边的徐太嗣不断恭维他.名师出高徒,而另一边的刘墉却脸色不好,要知道三大书院表面上和和气气,其实暗地里都在叫着劲,谁都想让自己的书院,变成天下第一书院。
刘墉看着孔平己和徐太嗣互相吹捧,心里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于是不再搭理他们,拿起了最后一份卷子。原本他也没抱多大希望,今晚能再出一首佳作,压倒刚才卢方的那首五言。可是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就吓一跳
。只见刘墉的眼睛越睁越大,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激动,他双手开始微微的颤抖,嘴里不断的重复“绝世佳作…绝世佳作…绝世佳作……。”
孔平己和徐太嗣很快也发现了刘墉的异样,两人也好奇的凑了过去,当他们的目光放在诗卷上后,立刻就和刘墉成了一个模样。三个老家伙就这样慢慢欣赏佳作,已然完全忘了他们是在干什么。
而此时现场的所有观众,还有那些参选花魁的姑娘,已经是等的望眼欲穿。眼看着时间慢慢流逝,就连主持人也有些安耐不住了,于是他走上评判台,重重的咳嗽了两声。
刘墉.孔平己.徐太嗣.三人,虽然还是有些意犹未尽,但总算是回过了神,花裤大会也进入了第一项的评分。
主持人示意现场安静,然后徐太嗣最先拿起了王恒的诗卷,“各位…老夫宣布今晚选诗的第三名,…彩衣赋…作者王恒…”紧接着又说,“恭喜…天香阁的李师师…得一分。”
然后有专人阅读了这首诗,现场立刻一片叫好声。最后王恒被请到了浮台之上,接受了全场观众的祝贺,以及李师师的重重一礼。
孔平己拿起了第二份诗卷,现场又再一次陷入了安静,因为大家都知道要宣布第二名了。文渊先生清了清嗓子,“各位…现在由老夫来宣布今晚选诗的第二名,它就是…卢方所做的…玉人歌!同时也恭喜翠红院的妙玉,得二分。”
接着就有人念出了这首五言,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
卢方此人大概二十五六岁,虽然相貌平平,但浑身上下都是一股书卷气,一看就知道是个有学问的,也难怪能写出这么优美的诗句。他在观众的欢呼声中,来到了浮台之上,同样也受了妙玉的一礼。
这个卢方可不像之前的王恒,王恒虽然把诗投给了李师师,但他上到浮台以后,除了接受李师师行礼的时候,就再也没特别关注过她。而这个卢方,他的眼睛从头到尾就没离开过妙玉,可见他对妙玉的痴迷程度。
反观妙玉,还是一如既往的出尘脱俗,自从对卢方行礼过后,就是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模样,好像没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