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七零三 电和橡胶树(2/3)

类,最后才发现只要用两种不同的金属配以盐水,就能产生电流这个结论。

    这些对于朱慈烺当然毫无意义,即便以他文科生的理科水平,也能够直接复制出伏打电堆。

    伏打是伽伐尼的朋友,他在伽伐尼的实验基础上,用锌片与铜片夹以盐水浸湿的纸片叠成电堆产生了电流,这个装置后来被称为伏打电堆。他还把锌片和铜片放在盛有盐水或稀酸的杯中,将数个这样的小杯子中联起来,组成电池组,加大电流强度。

    朱慈烺已经不记全伏打序列中的各种金属,但他并不担心,这个排列实验交给大学研究室的研究生们只需要一天就能做出来。

    有了电源之外,还需要电线。银和铜都是优良导体,只要看看宫中的掐丝珐琅器就知道制作实验用电线绝不困难。至于外面的绝缘层可以使用干木头,如果实验者小心一些,甚至不需要绝缘体。

    如果能够制造出灯泡,那么整个电流照明实验也就完成了。

    唔,那就还需要“发明”灯泡。

    当时爱迪生对于灯泡材料也是费尽心思,进行了大量实验,最终得到了能够长时间发光的竹炭丝作为理想材料,制造了第一只白炽灯。当然,这些时间和物资的投入也都可以省去,朱慈烺完全可以直接让人准备好竹炭丝。

    虽然现在没有办法填充惰性气体,也没有找到稀有的钨,但对于实验和科学萌芽而言,哪怕只是短时间的放光,也足以载入史册,引领后来人前行了。

    真正让朱慈烺费心思索的,是手摇发电机和有线电报的制造。

    虽然两者的原理都很简单,只是线圈、磁体进行磁力线切割而产生电流,而有线电报在目今也只需要实验室制作,能够传递“嘀”“嗒”和长短线就足够用了……但是朱慈烺在机械设计上实在谈不上有什么天赋,而且手摇发电机和有线电报机都只在书本插图上有过一面之缘,相隔数十年之后,要想复制出来谈何容易?

    “素瑶,”朱慈烺唤道,“叫宋应星带五十名优秀师生即刻入京。通知经世大学,准备一百名物理学者,安顿好家人,准备做一个高机密项目。”

    陆素瑶已经很久没有见皇帝陛下如此激动了,也跟着精神一振,道:“臣这就去通知。”

    “对了!让内宫监准备一个实验场,要足够一百五十人居住,实验室嘛……不能小于武英殿和文华殿的总和。在宋应星他们到北京之前,必须要准备好。至于是新造还是改建倒没有关系。”朱慈烺道。

    ……

    “这是什么?”

    远在千万里之外的亚美利加之腰,朱和至捏着手里的一个灰白色球体。这个球体并不甚圆,但颇有弹性,乃是用一种从未在大明出现过的材料制成。

    “回殿下,”找来这球的侍卫答道,“此乃当地人的游戏……”

    “我知道这是个球。”朱和至打断那侍卫:“我问的是这个球是什么材质做的。我大明似乎没有这种东西。”

    “会殿下,下官已经打听过啦。”一旁的书记官连忙上前媚笑道:“此地有一种树,土人唤作泪树。将树体割开,便有乳白色树脂流出。这种球就是由树脂制作的。”

    朱和至用力挤了挤这个树脂球,喃喃道:“这东西能干嘛?”

    “这东西正好配炭笔来用。”书记官笑道:“以往炭笔书写出错,只能画个圈勾去。下官试着用这树脂球擦了擦,发现它竟然可以将炭笔字擦去……虽然不甚干净。”

    “不会就这点用处吧。”朱和至有些失望。炭笔本来就不是权贵阶层用的书写工具,譬如他本人在上船之前就不曾用过炭笔。既然如此,用来擦去炭笔字迹的工具又能有什么用?

    “不管怎么说都是当地土产,带回去做成球也好给孩子玩耍。”之前的侍卫进言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