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五三二 旌旗十万斩阎罗(18)(2/3)

”朱慈烺突然笑道:“王之心,给他们准备笔墨,让他们将家产一一写出来,果然少于七万两的,我便认了这个冤枉勋臣之罪。”

    这里勋戚二三十家,面面相觑,只见太监们纷纷捧着笔墨矮几出来,排成数列,复又退了下去。原本守卫皇太子两侧的近卫亲兵,纷纷上前,在皇太子面前组成一道人墙。各个手按刀柄,一脸杀气。

    这态势有些像是拷问,魏国公正要说话,突然听到闷雷一般的炮号声响,隐隐是从城外传来。

    朱慈烺拍了拍手掌,花园之中顿时响起一声高亢的哨音。

    哨音未落,一队队身着铁甲的近卫一师将士从门洞中鱼贯而出,各个手持长刀,将花园中的勋戚围成一团,足足有上百人的规模。

    “殿下,这是何意啊?”忻城伯上前,面露哭腔,道:“我等皆是大明开国以来的功勋之家,世代铁券,又不曾违犯国法……如何以刀兵对我等?”

    魏国公见了刀兵,猥琐一团,不敢再说话,只让忻城伯上前求情。忻城伯如今领着南京京营,正是这一轮坐庄的勋戚,合该出头。

    “尔等以为我没见过世券?”朱慈烺气得笑了:“谁家世券上写了免九世死罪的,拿出来让我开开眼界!”

    众人哑口无言。

    一时都说子孙免死,说得久了自己都信了。

    从大明开国时起,只免本人非谋反罪二死,其子免一死。所谓免死金牌,到了孙子一辈就已经不存在了。如今这些勋戚,即便得爵再晚,也不可能在免死范畴之内。

    “真是不知道你们脑子里怎么想的……快写,等我没耐性跟你们耗着的时候,你们再哭就来不及了。”朱慈烺指了指了那些案几。

    朱国弼看了一眼王之心,后者正朝他点了点头。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何况只是呈报家产!”抚宁侯朱国弼虽然站在队列之末,但此刻第一个走向矮几,倒是显得器宇轩昂。

    他在入宫的时候已经得了王之心的暗示,让他一切都顺着皇太子的心意。当时朱国弼就有种不好的预感,但是想想这种事难道能逃得脱么?索性硬起头皮跟着进来,看皇太子摆的什么鸿门宴。

    谁知道皇太子这边只有“鸿门”没有“宴”,也亏得有王之心的提前预警,让他有了心理准备。

    虽然有了这样的准备,但走到了案几前面,朱国弼还是有些胆怯。自家的家产到底有多少,他并非不知道,但是全都写下来么?若是皇太子按图索骥,岂不是一窝端了?

    不过皇太子终究是一国储君,总不会做出这等明火执仗的事来吧。

    “尔等当好生写全喽,切莫做出欺君罔上的事来。”王之心不知何时已经走到了圈子里,对几个跟朱国弼一起服软的贵戚说着。旋即又看了一眼那些呆呆站在原地,只是哭喊不肯动弹的贵戚。

    朱慈烺朝王之心招了招手。

    王之心快步上前,附耳过去。

    “魏国公站在那边,其他人势必是不会动的。”朱慈烺低声道:“宣布他的罪状吧。”

    王之心躬了躬身,从自己捧来的簿册上取过一本。

    封面的左下角上写了“魏国”两字,翻开之后却是魏国公全族触犯国法的记录。

    其中证据最为详实的并非欺男霸女——以徐家的家势,也的确无须做这种事——而是高利借贷,盘剥小民。

    正是这回的江南之行,让朱慈烺发现了另一个自己长久以来的误区。

    因为历史课本的教育,朱慈烺相信土地兼并以及地主将搜刮来的银两再次投入土地,这才是明朝未能发育出资本主义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真的切入这个社会之后,他却发现土地兼并的问题只是国家财政受到损失,百姓其实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