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四二九 期以忠义酬明君(三)(2/3)

不能理解只是一件装饰物,如何与其他同学有所区别。

    现在他权柄在手,更没人会对童军说三道四,当然可以在最基层。从娃娃抓起。

    两三年后,这些少先队员只要稍加训练就是优秀的兵源。一切的一切都尽在掌控之中,除了南边。

    正是左良玉的突然动作,让朱慈烺原本准备好赶赴天津的计划戛然而止。

    更大的麻烦是,朱慈烺手中已经榨不出丝毫兵力对左良玉加以遏制。除非动用凤阳总督马士英麾下的军镇。

    高杰身死,刘泽清孤身逃窜,现在不知道寄在谁人篱下。刘良佐在寿州,黄得功在庐州,这两镇倒能加以利用,就是不知道是否会乖乖听从朝廷的调派。

    朱慈烺现在最恨的就是那些说自己囚禁上皇的谣言,明明很简单的事偏偏搞得那么复杂。

    而且这事还没法解释,就连皇帝陛下亲自出来辟谣,也被人说是皇太子挟天子以令天下。

    ——实在不行就黄得功吧。朱慈烺心中有了人选。黄得功是个粗人,小时候偷他母亲酿的酒喝,被他母亲责骂。

    后来辽东开战,他持刀夹在行伍之中,斩得两个首级,受赏五十两银子,回家对母亲道:“这是还你酒钱的。”虽然也算孝敬,但这么跟母亲说话在士人眼里就是

    “不孝”,就是跟母亲计较。因为惯用铁鞭,每逢大战则冲锋在前,军中呼他为

    “黄闯子”。这人在原历史时空中被高杰暗算,身边三百骑全都阵亡,自己也差点身亡。

    他因此上表朝廷,要跟高杰决一死战,后来史可法几经劝说,才将他劝了下来。

    由此可见,黄得功为了天下大局,也是能够忍辱负重、自我牺牲的。可以说,四镇之中也只有黄得功算是忠义之将。

    “如今黄得功正驻兵庐州、桐城一带,可命其直取九江。不让左军东进。”朱慈烺对黄得功的战斗力也颇为信任。

    原历史剧本里,左军就是被黄得功击败的。尤世威等人也认为如此安排颇为可行,虽然黄得功人马不如左镇,但一攻一防,人数的劣势可以由城防来弥补。

    退一万步来说。只要黄得功节节抵抗,拖住左良玉,哪怕丢了南京也不要紧。

    朱慈烺真正担心的是徐州失守。徐州有丰富的水力可以利用,本身又是煤铁产地,交通枢纽,地方重镇……现在更是朱慈烺的冶金、铸炮中心。

    如果徐州有失。整个战争能力都会下降许多。好在最多两个月,只要两个月左军打不到徐州,东宫主力就可以南下解决他们了。

    “臣这就命军令部起草命令,转达兵部。”尤世威道。现在大明有两种

    “官兵”,一种是服从军令部的军令,还有一种是服从兵部文移。前者自然是东宫嫡系。

    后者却是大明老兵。

    “传达之后,总参谋部也要开拔前线,沧州设立行辕。”朱慈烺道:“我等这边有了眉目再走。”尤世威领命而出。

    崇祯帝对江南腹心发生的意外也是十分挂心,甚至超过了北面的天津战役。

    他的关注焦点在南京,自从洪武定都之后,南京一直是大明首都之一。

    而且太祖高皇帝的陵寝还在南京呢,万一被乱兵冲撞了。岂非子孙大不孝!

    崇祯虽然已经做好了让皇太子监国的打算,自己即不退位也不掌政,但南京若是再丢了,那他可算是丢了两次首都的皇帝。

    朱慈烺天天都要被崇祯召去询问左军行止,朝廷的对策,也算是格外耐心。

    不过他也乘着这个机会,给两个弟弟解释了一下什么叫军国大事。定王、永王也通过这事学会了看地图。

    “殿下,外面有人自称是总督袁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