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四二一 轻裘缓辔踏地来(七)(2/3)

为是难得的优良品种,谁知道吴清晨在启本中却揭了郑芝龙老底:这些兔子都是郑氏命军士、百姓收罗来的,根本没给什么钱。

    这不就是当年某个内侍把街上三分银子的小吃。报价三十两银子唬弄崇祯的翻版么?

    有这样的前车之鉴,朱慈烺当然得防着郑芝龙买一堆天价货物来抵数。

    “另外,既然福建要开市舶司,浙江、山东、天津、两广,都应该一并开了。”朱慈烺道。

    姚桃忍不住又笑了。明朝并非没有市舶司。正式名称为市舶提举司,归各省布政使司管辖,以从五品提举为主官。

    各省市舶司设而又废,废而又设,反复无常,唯有福建市舶司从万历中开设以后,就再也没有废过。

    可惜郑芝龙不读书,不知道国朝典故,被福建巡抚张肯堂坑了一把。如果是朱慈烺处在郑芝龙的位置上,根本不会请示开市舶司,直接由福建布政使司请吏部补个市舶司提举就行了。

    张肯堂是松江府华亭县人,天启五年的进士,徐光启的同乡,大儒朱舜水的老师……果然老于政事,坑人于无形。

    朱慈烺瞬间对他的感观便好了起来。现在福建挑了头,山东、天津、广东反倒沾了光,正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不过市舶提举司的管辖权不能放在各省。”朱慈烺道:“提请内阁票拟:由朝廷设市舶提举总署,直辖各省市舶提举司。所有关税,先入国库,然后再还债。”

    “殿下,同样是收税,市舶司不归入课税司么?”姚桃又问道:“也不归入户部?”

    “市舶司非但有课税之职,还有把守国门之用,单独放出来比较好。不过以后市舶提举总署由礼、户、兵三部选侍郎共同署理。”姚桃就是钦佩皇太子这等胸有成竹,一切尽在把握之中的本领。

    这等国家大事,寻常人不想个头痛失眠哪里能想明白的?偏偏这位小爷侃侃而谈,举手间便顾及了各方权责,一碗水端得平平的。

    “所以还要让那些出资豪商报上名号,市舶总署每月会按时将银子送到各家手里。”朱慈烺道:“跟他们各省说清楚,不能少于两百家。”

    “啊?殿下,既然收了银子,为何还要整出这么多人来?”姚桃有些不解。

    “姑娘啊,”朱慈烺被姚桃问得无语了,

    “如果一家出钱,那市舶司岂不就是他家的了?人多势众,人多口杂,把这个盘子做大些,郑芝龙等地头蛇是不是就不能一手遮天了?”

    “殿下所虑极是!”姚桃佩服道。

    “你还是没懂。”朱慈烺看了姚桃的目光,摇头道:“市舶司终究是朝廷官署,焉能让富户把持分润?咱们现在是人穷志短,指着他们的银子,不得不低头。日后终究是要将这些权益收回来的。你说,是从一家人家手里买方便,还是从两百家人家手里买方便。”姚桃果然愣住了:当然是从一家人家手里买方便呀!

    只要套个罪名上去,不是转手就回来了么?这两百家……那就要兴起大狱了。

    朱慈烺虽然听不到姚桃的心声,但从她眼中却看到更深的迷茫,只得解释道:“国家太平之后,还是得行宽政。天下的钱那么多,朝廷是赚不完的,我朱家也是赚不完的,与其让富家与朝廷离心离德,不如定下规矩,一同赚钱,这样不是更好?”姚桃恍然道:“确实如殿下所言。臣这些日子常在思索殿下曾说过的官绅一体纳税,想来想去不知破解之法。适才闻殿下所言,这‘一同赚钱’四字实在是其中精要。”在执掌财政这些日子以来,姚桃对国家经济运作也有了大致的概念。

    又因为处在战争时期,强兵、足民两手都要抓,都要硬,对经济发展需要的成本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如果深入浅出地说来,便是:富家要赚钱,天下首先得太平;天下要想太平,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