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信。以及光复天津的捷报。之所以拖这么久,是因为前线军务实在太忙。
光复天津之后,近卫第二营扩充为师级编制,所有后勤、训练、军官提拔都需要皇太子最后点头。
朱慈烺当然不可能事必亲躬,但即便是随便抽个小问题看一眼。也得花去大量的时间。
更何况一个问题会带出更多的问题,就问题发表的看法和做出的批示需要更加庞大的时间。
即便东宫体系的程序设定得再好,这种事如果彻底放手,也会失去对麾下的控制力。
朱慈烺从来不相信有人定下规矩,其他人就会循着规矩乖乖走下去。所以他非但要监控程序,还要适当出面扮演鼓舞着和鞭策者的角色,以保证自己的影响力有进无退。
“殿下刚熬了两夜,太伤身子了。”陆素瑶道:“还是坐马车吧。”收复天津之后,朱慈烺理所当然要要去看看萧东楼,否则不能表现出自己对他的重视。
一路都跟着第一师走,难免会让人生出嫡庶分别之心。
“路没修好,那马车坐着还是太累。”朱慈烺道:“索性骑马爽快些。”再说了,熬夜工作也算事么?
别说前世自己身体鼎盛的时候不放在眼里,就是读书的时候,哪有两点以前睡觉的?
现在那些官吏都是被惯懒了,一天工作八个小时就算是苛政,再加四、五个小时的班就像是世界末日活不下去了一样。
且去看看后世的高中生,要想考个好大学的话,哪有一天只学十二个小时的?
不过万历之后,官场风气实在堕落太多。放在张居正时代,哪个做官的敢迟到早退?
要是更早些,那些吏员都得住在衙门里,赶上休假才能回家。也只有万历与朝臣闹僵之后,官吏才渐渐肆无忌惮,就连基本的上下班时间都不能保证了。
到了崇祯朝,在皇帝的勤勉之下略有好转,但也不再有大明中前期的严谨之状。
到了崇祯十年之后,官场风气一样懒惰不堪。有人觉得迟到早退、上班开小差不算什么大事,但这种现象却是一个王朝兴衰的晴雨表。
官吏作为国家政权的运行者,如果无心公务,只想着消磨时光混口饭吃,那这个王朝已经失去了活力,成为一具行尸走肉。
“殿下,臣……近日身子不适……有些不太方便骑马。”陆素瑶羞红了脸,声音轻得如同蚊子叫。
“唔,那你就别去了。”朱慈烺道:“注意休息。”
“殿下,但还有那么多事……”陆素瑶想了想手头的工作,不敢离开朱慈烺半步。
一旦分开之后,日后一股脑压下来自己根本承担不起。
“不要挑战自己的身体,否则日后补也补不回来。”朱慈烺道:“对了,你留在真定做个福利计划:所有女官每个月支领十四个鸡蛋。”陆素瑶吃惊地看着这个
“未经人事”的皇太子,既感动又有些好笑。她道:“殿下,要不了这么多吧……”
“一天两个蛋,补补身子。”朱慈烺道:“外人或有不了解女官的,但你我都知道,女官的功绩丝毫不逊男子。而且这也是基于生理情况不同而应该有的福利。”
“是,多谢殿下。”陆素瑶连忙应诺,心中却道:哪有人来红来七天的?
左右不过四、五天罢了。她想到教导皇太子
“人事”是自己的任务,不免又有些发愁。是直截了当服侍皇太子一次,还是进呈春宫图呢?
年初在济南的时候,宫中就流传说皇太子殿下要大婚,后来不了了之,说是圣天子认为得在太庙告祭列祖列宗。
眼下光复神京已经是可见之期,自己的本职工作可不能耽误了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