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一四八 城外萧萧北风起(六)(2/3)

却忘了这些势家原本就有各种各样的纷争。同处一地的豪门大族,就算互相联姻,也免不了有个水土纷争。这些纷争可大可小,小的翻过脸,大的动过兵杖,都一笔笔记在各家的小本子里呢。

    若是有外人进来,这些势家必然会结成同盟。可如今官府并不介入,纯粹是给了他们一个机会,合法获取梦寐以求的良田。他们有什么理由不上钩?

    “不过这回时间紧迫,咱们不能再用价高者得。”张诗奇笑道:“这回由咱们定了实价,谁家银子给得爽快就卖给谁。”

    侯方域问道:“到时候若是大家争着买好地,没人买下田,那该如何是好?”

    “划分地块之时便已经绑好了。”张诗奇哈哈笑道:“真当老夫是个冬烘先生么,各县的县志早就烂在老夫肚子里了。”

    县志里不会写明谁家的田好,但会写清楚谁家出过几个举人几个进士,谁家又聚居在何方,以及一县的风向水流……通过这些线索,张诗奇很容易就判断出哪个方向的良田好地的位置,随意搭配一些中田、下田、沙壤土,想来那些豪门也不会太计较。

    而且价格的确是低得令人发指。

    所有地块,一律按照三两银子每亩的售价**,不拘好坏。

    哪怕买的是沙壤土,这个价也不算亏。何况这次拍卖的田地中,福王的庄田占了大头。那可是让多少人眼红的肥肉?如今一旦抛出,可以想见那些饿狼会以何等姿态将它吞下去。

    侯方域见张诗奇已经胸有成竹,同僚似乎这买卖也十分熟稔,便不再多说,只是用心看着。在这个府衙里是不会有什么不透风的墙,这块大地图挂出来没多久,市面上便多了许多谣言,一时间知府衙门的侧门满是来求问真相的下属官吏。

    市面上既然知道了,东宫系统内部更是不存在隐瞒。

    张诗奇当ri在汝阳做这买卖的时候还有些提心吊胆,后来将事情经过和结果写在启本里呈交太子,得到皇太子背书,如今做起来自然明目张胆,恨不得大肆宣扬。

    吴甡不是道德先生,但对于这种**裸霸占民间财产的行为也有些纠结。

    “若是御史那边……”吴甡小心问道。

    “御史会懂事的。”朱慈烺笑了笑,相信李邦华能够帮他镇住那些不懂事的御史。

    “那宗人府那边……”吴甡又问道。

    “你不提我都忘了那个了。”朱慈烺不以为然道:“先生做礼部尚书时候,对这个衙门上过心么?”

    国初时太祖高皇帝设立大宗正院,秩正一品。洪武二十二年改为宗人府,以亲王出任宗正令、左右宗正、左右宗人。主要是负责睦宗亲族之事,到了后来就是编修谱牒,已经没有调解宗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了。

    严格来说,朱慈烺无权处置福王府的资产。只是眼下福世子逃去了安徽,具体在哪个府县都不知道。朱慈烺领着大军,身边有一个督师挂帅,又有尚方剑和龙节在手,谁敢对他说个不字?别说福世子只是个世子,哪怕他继承了福藩的封爵成为新一任福王,见了东宫不也是照样要行君臣礼?

    再者说,洛阳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谁不希望合法占有福王圈占的土地?

    所谓上下同欲者胜,正是当前!

    “敢收买土地的,都是懂世故的。”朱慈烺忍不住哼了一声:“知道李闯来了不会对他们下手,买得是心安理得啊!张诗奇这法子虽然出手较快,却太过便宜了那群乱臣贼子。”

    吴甡也觉得心有不甘。

    自从李自成占领了襄阳,战略目标越发清晰。凡是攻占了大城要地,都让城中百姓分作三堆。其一是宗室,其二是文武官吏,其三是平民百姓。他们将宗室杀了,抄没家产,充实军费;然后收编文武官吏,充实自己的统治力量;对于平民百姓沽恩卖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