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也只是天生忌讳香芋入口,而对熏香中掺杂的香芋粉无任何不良反应,所以若是只将此熏香当做燃香香料放在熏笼之中,自是不会伤到杨坚半分,但是水裳心中算计的却是长安城中近日来不知为何,忽然流行起来一样让人匪夷所思的时尚,那就是将熏香用的香料放在清茶中泡发饮食,水裳以慕容府名义将香料当做中元节贺礼送去杨府中,杨府中人自然不会将这样礼尚往来之物当做什么稀罕之物,其中追赶时尚之人难免会将这些熏香拿来泡茶,只要杨坚在无意间喝到这样香茶,一切就会在不知不觉间被彻底解决,即是他发现茶中蹊跷,也只能责怪自己府中之人疏忽大意,也追究不到慕容府来,因为谁也没刀架脖子让他将熏香泡在清茶中饮食,这样反而能够将他给敲打的心骄气燥,尽早露出狐狸尾巴,若是他当真因此而狗急跳墙,揭竿而起,那简直是趁势剿杀他的天赐良机,舅舅其实在心中也未必没有对他心存怀疑,只是舅舅他自从登基为帝之后,被满朝文武和天下百姓口中这个仁德明圣的虚名高帽给压的喘不过气来,所以坚持要有确凿证据才肯之罪,捧杀的可恨之处正在于此,世上一切心怀不轨之人都在很积极的利用着这个可恨资源,简直是没任何天理。
然而就在水裳正在慕容府中心中揣揣不安的等待着自杨府中传出来的各样风言消息时,没想到等来的却是长安城外栖云寺中的一道太后懿旨,指名要水裳去栖云寺中陪侍太后修行精进三月,太后近年来一直在长安城外中的栖云寺里静心修行一事在长安城中是尽人皆知,水裳因此上也一直在心中从来未曾在意,今日太后她老人家却特意自栖云寺中发来一道懿旨,点名要水裳前去栖云寺里陪侍修行,水裳父母接旨之后自是不敢有任何违逆,都来不及让水裳先前去宫中告知舅舅一声,就让水裳先行跟随前来传旨的几位太后随身姑姑前去栖云寺中拜见太后,稍后慕容府中自会派人前去宫中告知皇上。
水裳没有办法之下只得先行跟随着几位姑姑一起来到长安城外的栖云寺中拜见太后,但是进来栖云寺中的大雄宝殿之后,却一眼看见太后身边随侍着的那位在长安城中也是尽人皆知的定华师太,水裳立时间就明白了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这位定华师太本是杨坚养母,杨坚幼年时曾经因为体弱多病被寄养在长安城中的金华寺中一段时日,其间负责抚养照料他的就是眼前这位定华师太,自从太后娘娘入住栖云寺中之后,这位定华师太就时常来栖云寺中走动,太后自然是很信任她的,而她又是杨坚养母,杨坚若是将香芋粉之事告知给她,她定然会前来栖云寺中向太后告状……
果然,水裳在进来栖云寺中之后立刻就被太后以喜爱她灵犀聪颖,慧根深重为理由将她给强制扣在栖云寺中陪侍自己,兴许是受了那个定华师太挑唆,在被强制留在栖云寺中之后,太后就一直好言劝说水裳皈依我佛,得清净自在,水裳心中自是知道太后对自己的好言劝说差不多只是一个掩人耳目口舌的公然过场,自己若是不愿皈依,她按着脑袋也会给自己剃头,左不过是要将自己给一辈子扣在栖云寺中,不要再对杨坚有任何威胁,佛门一脉的规矩水裳自是知道,女子剃头之后就再没回头机会了,到时即是舅舅亲自前来,也未必能够将自己给自栖云寺中带走,但是太后和定华却好似同时忘记了一件事情,将栖云寺前门关上就一定能够关得住她的嘛,鲜卑女子可是七岁就能够骑马射箭,爬树翻墙的。
当然,未免慕容府受到牵连,水裳在半夜里悄悄翻墙逃出栖云寺之后立刻凭借着身上舅舅亲赐的金字腰牌连夜逃进长安城中,入宫来见舅舅,她在入宫之前特意将自己给弄得披头散发,狼狈不堪,以为在栖云寺中时被太后要求换上了一身青衣素袍,所以现下以这般水嫩模样身穿素袍,披头散发的出现在舅舅宇文邕跟前时,立刻就让宇文邕一时间气血倒冲,雷霆震怒,虽然不能公然对自己母后怎样,却将心中一腔怨气全数撒在佛门一脉上,本来之前因为大周境内佛法盛行,导致大量成年男子为了躲避赋税兵役而大肆入佛门为僧,让朝廷连年兵源不足,府库空虚,举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