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之下,年龄不大的牧瑶,又怎会不浮想联翩。
她的憧憬,自是有好有坏。
“咦,那有一团火光。”
出了林子,牧瑶也就来到了一条宽阔的马路,夜晚的幽静,溪水汩汩流淌的声音,便在耳旁若隐若现。一团火光,映入了眼帘,聚集有些远,却是让牧瑶的神经瞬间紧绷着,她躬下了身,小心翼翼的摸索了过去。
出逃前的准备不充分,牧瑶现在是口干舌燥,饥肠辘辘。那点燃篝火之人,若不是来抓她回去的人,牧瑶便能用身上的银钱,换些吃食。
“那是………一个小和尚。”
临近,牧瑶才看清楚了盘坐于篝火前的人影的头上没有头发,他身着僧袍,在火光的照耀下,那小和尚的模样,倒是显得清秀。
“施主来了,还请现身吧,夜晚露重,篝火倒是可以为施主驱散湿冷。”
小和尚并未睁开双眸,他口中的话语却是清晰的落在了牧瑶的耳边。
“被发现了!”
只要不是抓她的人,那便是最好。况且小和尚的模样清秀,也不像个坏人。牧瑶摇了摇头,悻悻的从暗处来到了篝火胖,在离小和尚有一段距离的地方,蹲坐在了地上,她的双臂环着双腿,火光洒在身体上,暖洋洋的。
人心隔着肚皮,牧瑶却是不知其中深谙的道理。
“小和尚,我能用我身上的银钱,换一些吃食吗?”
小和尚说了一句话之后,便就一直枯坐修习着,不询人来历,不问人去处。肚子一直在叫唤,饥肠辘辘的牧瑶忍不住了,她伸手从怀里拿出了一些散碎的银两,便就起身走的离小和尚近了一些。
“我佛慈悲,小施主若是不嫌弃,小僧这里还留有半块的粗饼,和半壶的清水。”
小和尚睁开了双眸,从他的身旁拿出了一个粗布包袱,放在了两人的中间。“相逢即使缘分,小施主还是把那些黄白之物收好,以备不时之需吧。”
佛门清规,碰不得钱财。
“这………”
手拿银两的牧瑶,有些为难了。她抬眼见小和尚又闭目修行了,口中发出了一声叹息,便把银两放回了怀里。
粗布包袱很轻,包袱也就只有半块用一块干净的白布包住的粗饼,粗饼很硬,在口中很难咀嚼下咽,牧瑶也就只能粗饼就清水。
“小和尚,谢谢你了,你若是有什么需求,可去梧桐山庄寻我,我也就了却了这桩因果。”
佛讲前世今生,论因果之报应。这一点,牧瑶倒是清楚。早已空腹的她,即使粗饼的无味,吃在嘴里,亦是香甜可口。
半块粗饼吃完了,壶中清水也下了肚,牧瑶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的满足。只是她摇了摇水壶,空荡荡的,牧瑶的脸上有些尴尬。
粗布包袱,牧瑶已是系好,不过她怀里的银两,却是少不了一些。牧瑶把包袱放在两人的中间,便抱着双腿,看着篝火,有些怔怔出神。
“小施主,小僧斗胆一问,不知小施主可知晓王家地处何方?”
篝火在噼啪的燃烧,小和尚睁开了双眸,也往篝火中,扔进了些干柴。
“王家吗!王家在东土,你若是想去东土的话,怕是的花上一些时日了。”
出神的牧瑶,想都没想的开口说道。
“小僧在此谢过了。”
小和尚双手合十,放在了胸前,便施了一礼。他初出江湖,放进天下的势力划分,他是不清不楚。
若得人指引,那便是最好不过了。
“青衣师姐,你在何方,我该去何处寻你。”
小和尚不再言语了,重新入了定。而牧瑶怔怔的出神,却是思念着洛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