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kushuxs.net
墨心想了想,决定说中国汉族民间四大(爱ài)(情qíng)故事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青年学子梁山伯辞家攻读,途遇女伴男装的学子祝英台,两人一见如故,志趣相投,结拜为兄弟,后来同到书院就读。
两人朝夕相处,感(情qíng)(日rì)深。三年后,祝英台返家,梁山伯带着她留下的蝴蝶玉扇坠到祝家求婚遭祝父拒绝,回家后悲愤交加,一病不起,不治(身shēn)亡。
英台闻梁山伯为己而死,悲痛(欲yù)绝。不久马家前来迎娶,英台被迫含愤上轿,花轿绕道至梁山伯坟前,惊雷裂墓,英台入坟。梁祝化蝶双舞。”
端木(允yǔn)听后,神(情qíng)有些悲伤。一旁的知秋早已经落泪。
“这个故事颇为伤感,但确实动人。“
“这样说来,端木老板是答应了?”墨心倒是自信的很,这故事这么经典,换谁都会答应。
“是,不知金姑娘什么时候可以把详细的戏本写出来?”
“今天我先给您写一半戏本,三天过后,我带过来剩下的一半,可是您得先预支我一百两银子。因为我现在很穷,需要购置一些东西,包括纸墨笔砚。”
墨心如实说道,但她的眼神很自信,丝毫没有因为她说很穷而有半点不好意思。
“可以。”端木(允yǔn)从衣袖中拿出一张一百两的银票递给墨心。
一旁的知秋,一脸的迷糊,写书这么赚钱吗?这还没有开始写,一百两银子就到手了。
墨心看着面前的银票,心(情qíng)大好。这下钱不就有了。
“毛笔我用不惯,我平时用的都是炭笔,还麻烦端木老板派人到厨房,给我找点炭,拿把小刀过来。”
端木(允yǔn)虽然没有用过炭笔,可是听说在一些小镇子里面的穷苦人家,因为买不起墨,也是用的炭写的字。
“多福。“
门推开,进来一名青年男子,(挺tǐng)高的个头,左耳耳垂有颗(肉ròu)痣,看起来有些木讷。
”去厨房拿些炭和一把小刀过来。”
“诺。”
不一会,多福端了一盘炭,拿着一把锋利的小刀过来。
墨心拿起一块块的黑炭,用小刀削成铅笔的大小,再把一头削尖尖的。接连削了几根,墨心再用白纸把它们包裹起来。
用清水洗净双手,手帕擦干双手,就开始挥笔如有神助。
端木(允yǔn)看着一张张白纸被字迹填满,看着墨心的眼神更加的欣赏。如此有才华的奇女子,被他碰见了,也是他的运气。
知秋已经看呆住了,她听说美玉国的大公主金墨心是一个不能修为的废材,根本没有听过她的文采如此的好。
墨心埋头写字,不知不觉已经从早上写到了中午,直到写完梁山伯跟祝英台的三年同窗朝夕相处,感(情qíng)益深,才放下笔。
她转了转脖子,
伸展了一下手臂,满意的整理了一下桌面上面的纸张,递给端木(允yǔn)。
端木(允yǔn)接过书稿,看了一下,很是满意。
他友好的邀请:“现在已经是午饭时间,金姑娘跟这位姑娘不如留下吃个便饭。”
“谢谢端木老板的邀请,只不过我们今天还有其它的事(情qíng)需要忙,就不在这里吃饭了。我(身shēn)边的这位姑娘叫知秋,以后我若是没空,她可以替我来交稿子。”
“那就辛苦知秋姑娘了。”
知秋一紧张,说话有些结巴,“不......不辛苦。是我应该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shu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