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的积极性,心想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就随她折腾吧。
可都完成后,还真的不一样。怎么看怎么有气势,怎么看怎么好,真的是赞杨声一片。
李如玉给武馆带来的变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那是一点都不过。但是,李如玉并不满足。
因为不久她又提出:秦月办武馆的初心是想让弱女子强大起来。弱女子要强大,光学武不行。四体发达,头脑简单怎么能强大。除了学武,还得学文化,不能当睁眼瞎。
秦月一听,小姨的话还真有道理。心想,这武馆的女子们,除了自己就莲儿姐和娇娇识几个字,别人还真大字不识。谁愿意当睁眼瞎呀?谁不愿意能识文断字呀?姑娘们还真想学文化,也真愿意学文化。
谁来教,秦月能教,郝谦也能教,但最主要还是落到了李如玉的肩上。
这还不算,李如玉还给武馆定下了很多的规矩,不光是学员,就是所有的教练,也都有了规矩。
用李如玉的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秦月哪儿懂这些呀?既然没有规矩不行?就定规矩呗?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规矩可不仅仅是成了方圆?
每个人都知道了应该怎么办?不应该怎么办?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打造出来的可是个全新的武馆。
最让秦月想不到的是:小姨一个大家闺秀,一个风风火火的人,对这帮穷姐妹会这样的有耐性,这样的有爱心。无论是教武功,还是教文化。不耐其烦地讲,一遍遍地教。
就连学员都嫌自己笨,嫌自己太不争气,都很不好意思的时候,她还是一点脾气都没有。而且还一个劲儿地鼓励,一个劲地给学员加油打气。
秦月叫李如玉小姨,莲儿和娇娇自然也得跟着叫。就连郝谦也因为娇娇的关系,対李如玉一口一个小姨的叫着。虽然,李如玉没大他几岁。
辈份高本来就在受尊敬的位置上,加上李如玉对谁都这样的好,实心实意的好。她很快成了武馆人缘最好的人,也成了最受尊重的人。
慢慢的,全武馆的人都习惯了李如玉管事,好像李如玉成了管事的,没秦月什么事了。
就连秦月有什么事,也都找李如玉请示报告。
对此,如果有谁担心秦月会受不了,会感到失落,会感到大权旁落,那他肯定是错了。怎么回事?因为秦月正想这样,秦月正求之不得。她心里只有对小姨的感谢,只有对小姨的信任、信赖和依靠。
李如玉自己呢?她也从没去想该谁说了算?该谁说了不算的事?她呀?只是想把秦月的这个武馆搞好。
其实,现在这武馆里,最幸福的人是李如玉。她从来不知道,自己可以干这么多的事,自己有这样的干事能力。一个人也还可以有这样的活法,自己可以受到这样的重视,这样的受人尊敬。而这一切,又是这样的美好。
秦月现在最担心哪一天小姨离开?因为秦月已经离不了小姨,武馆也已经离不开李如玉了。李如玉开始还没下决心,终于有一天对秦月说她不走了。
听到了这个好消息,秦月兴奋地好几个晚上没睡好觉。
秦月有一天诚心实意地对李如玉说:“这武馆该改名字了。”
李如玉问:“改成什么名?”
“改成李如玉武馆呀?”
李如玉听了后,并没有娇性,而是很认真地说:“那可不行,改成李如玉武馆,这武馆就没人来了。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这个丫头的名气有多大。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这是什么?”秦月问。
李如玉想了半天,也没想出合适的词,最后只好说是名声效应。
什么名声效应?秦月似懂非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