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在不停的街面上到处转,少夫人和李如玉都觉得秦月应该是有什么事?
问了几次,秦月都只字未提,也就只好作罢。
二天里,秦月几乎走遍了郑县的大街小巷,不但没见到那个男孩的人影?就是那个骗了自己的小偷帮长老,也没见他现身。
当天晚上,秦月很晚才回到店里。李如玉问她明天走不走?大家都已经习惯,事事都依靠秦月做主。
县城不算很大,但想专门碰一个人也很难很难。两个人,对方并不知有人找他,那么容易碰到一起吗?
秦月想了一下,觉得再找下去也没什么希望?不能让义母和小姨陪着自己,在这里瞎猫碰死耗子地找人了。
想继续找只能是返程自己一个人时,再下功夫找了。至于少林寺方丈爷爷那里,这一次肯定是要去拜望的,只是要等归程了。
秦月决定,明天一早动身。
人们常说,人在旅途的前半程,脑子里想的多半是出发,而到了后半程则总是想着到达。
到了郑县已经是后半程了,反正少夫人和李如玉现在是归心似箭。特别是李如玉,离家越近就是越思念老父老母。听秦月说明天一早动身离开,两个人都很高兴。
出郑县的时候,秦月一直骑在马上,想法是引起别人的注意。可是,并没有人注意她。她的双眼也一直没闲着,也没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人。
这时候,她突然想到,自己有一件事没办好,就是一进郑县,应该把动静搞大一些,知道自己来了说不定那个男孩会主动找自己。
秦月对牛头山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去京城还有一条稍近一些的路,但不经过牛头山,秦月还是选择了经牛头山的路。
快到牛头山时,秦月眼前总是浮现一个画面,就是原来的强人头、现在的牛头山大掌柜飞身一跳救人的一幕。
看到牛头山酒肆了。
那个已经熟悉了的店小二,正站在店门前,他老远就认出了秦月。
店小二不拿秦月当外人,一见面就告诉秦月了一个好消息。
原来的强人头,也就是现在的牛头山的大掌柜,现在秦月已经知道了,他的名字叫唐传文。
他虽然已经改恶从善,但总还有一把刀悬在头上。就是他在家乡还有案底,还在受到通缉。
就算他已经金盆洗手,成为规规矩矩的生意人,但还是要隐姓埋名;也就是说,还是不能以真实身份见人。
唐传文没犯事之前,曾经是家乡一个首饰品店的账房先生。
他是个勤快人,上工时,他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店里,下工时,则是最后一个离开。
他只想努力做事,只是想给掌柜一个好的印象。
但是,想不到却因此给自己惹下祸端。
首饰品店丢了一件很值钱的首饰,掌柜的报了官,官府派人查案。办案人也确实很认真,经过认真勘察,排出了有外人作案的可能性。
既然是内部人作案,办案人员把目光转向內部。
除了唐传文,首饰品店还有几个伙计。
办案人员下了很大的功夫,也查了很长时间,最后的结果是:包括唐传文在内,没找到任何人的作案证据。
官府办案的,姓林,人称林铺头,号称神探。是个好大喜功的人,把自己的名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一个这么简单的案子都破不了,还叫什么神探?也就是说,经他手的案子是不能不破的。没找到犯罪证据,怎么办?
神探毕竟是神探,找不到证据可以推理,可以靠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可以凭空推测。
不管是推理、想象,还是推测,最后的结果是唐传文被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