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作战方式。
对方要玩钳形攻势,自己就先折断他一个钳头,看看谁的钳子更硬?
略一思索,舒马赫少将将目光放到战场的西方,那股从西面绕过自己防线的敌人身上。
就是你们了,既然来了就不要想着回去。
随着舒马赫少将作出决定,罗索希城南面,“帝国元帅”装甲团立刻接到开拔命令。
因为第一装甲营被分成两半,其中两个坦克连被加强给正在罗索希城打防御战的伞兵,营部和另外两个连驰援西面的“帝国元帅”第二装甲掷弹兵团,“帝国元帅”装甲团仅有一个坦克营可以使用。
留下一个坦克连做预备队,“帝国元帅”装甲团全部出动。
冲在全团最前面的是汉斯·冯·普林斯少校(读者“汉斯·冯·普林斯”扮演)率领的第一装甲掷弹兵营。
“狼”式步兵战车沿着卡利特瓦河南岸道路滚滚西进,直奔奥利霍瓦特卡镇,在位于该镇东南侧大约八公里远的沙波什尼科夫卡村跨过卡利特瓦河。
“狼”式步兵战车驶过桥梁时,普林斯少校感慨万千。
昨天凌晨,天还没亮的时候,自己也是率领部队从这里跨过卡利特瓦河,踏着夜色突袭罗索希城,沿途还观赏过一场“黑豹”坦克群冲进机场,疯狂“吃鸡”的大戏。
可惜,自己运气不是很好,不知道罗索希城城内藏着铁木辛哥元帅的指挥部,竟然让他成功逃脱,自己的部队只打死个中将参谋长,抓住二十多个参谋军官。
今天,自己旧地重游,不知道能有什么意外的收获。
“帝国元帅”装甲团的黑豹坦克和“狼”式步兵战车故地重游,再次通过沙波什尼科夫卡村的桥梁和渡口处,进入卡利特瓦河北岸。
沙波什尼科夫卡村在卡利特瓦河北岸的部分,正在遭到苏军小规模部队的牵制性进攻。
E-40型“黑豹”坦克和“狼”式步兵战车忽然从村庄里面冲出,瞬间击溃村外力量薄弱的苏军,村内的德国伞兵趁机冲出村庄,跟在坦克和步兵战车后面发动反突击。
向东北方向追击敌军,追出大约两公里远,彻底碾碎大约一个营的敌军残部,留下一路的尸体和俘虏后,“帝国元帅”装甲团忽然掉头,转向西面。
西北方向八公里外,奥利霍瓦特卡镇北面,战斗进行的如火如荼。
灵巧的T-34型坦克冲在最前面,笨重的KV-85重型坦克跟在后面,步兵跟在最后面,从西北方向到东北方向,以一个扇形围攻小镇位于卡利特瓦河北侧的部分。
镇内的伞兵得到“帝国元帅”装甲师下属防空营中,重型高炮连12门FLAK 36型88毫米高射炮的加强,还得到一个四号坦克连的支援。
伞兵专用的PAK 38型50毫米反坦克炮,铁拳和坦克杀手反坦克火箭筒,配合高大的88毫米反坦克炮,以及游走在小镇边缘路口的四号H型坦克,共同组成反坦克火力网,顽强地将敌人的坦克挡在小镇外面。
88毫米高射炮最先开火,在500米到1000米的距离上,将敌人的坦克击杀。
四号H型坦克穿甲能力较弱,炮口对准的大多是冲到500米以内的敌人坦克。
PAK 38型50毫米反坦克炮,则多数采用侧射的方式,向敌人坦克暴露的侧翼,或是行走装置开火。
个别穿过反坦克火力网的T-34型坦克,则会遭到伞兵们的近距离围攻。
镇外,T-34型坦克和KV-85重型坦克横尸遍野。
小镇边缘,被击毁的四号H型坦克熊熊燃烧,被摧毁的88毫米高射炮阵地上,炮手们死伤狼藉。
不时有伊尔-2攻击机冲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