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二回、(十六)(1/2)

最新网址:m.kushuxs.net
    康熙二年五月,明史案正式结案,所有被羁押的犯人在杭州虎林军营被集中宣判执行。此案牵连千余人,凡作序者、校阅者及卖书、藏书者均被处死,连那刻字工、印刷工、装订工、书店工人也都无法幸免,均惨遭屠戮。

    有一个小插曲足可见《明史》一案的荒诞及残酷,苏州西北太湖边的浒墅关是进入苏州的一个关口,顺治十二年中进士的李继白在此任一个榷货主事的小官。李继白爱书如命,家中藏书颇丰,他听说苏州阊门书坊有刚出版的《明史》发卖,自己想买却因公务脱不开身,只得派一个仆人去买。书坊老板陈德儒极力向仆人推荐此书,说了不少好话,隔壁一位姓朱的老者恰巧来串门,也帮忙讨价还价。案发时,李继白正在京城办事,立即被逮捕枭首,他那仆人和陈德儒被逮回杭州处斩。朱姓老者因年逾七旬免死,与老妻一起被发配到三千多里外的边疆。

    庄允城因此案被逮捕上京,后来不堪虐待死于狱中。庄廷珑则被掘墓开棺焚骨,其弟庄廷钺也被凌迟处死。庄家全家数十口,十五岁以上的尽数处斩,妻女则全部发配沈阳,给满洲旗兵为奴。

    前明礼部侍郎李令晰因为该书作序,凌迟处死,四子均被处斩。李令晰的幼子刚满十六岁,法司见杀得人多,心肠软了,命他减供一岁。原来按照清朝律例,十五岁以下者得免死充军。但那少年不肯,最后也被一并处死。

    吴之荣对朱佑明怀恨在心,于是诬告“朱氏原稿”即是出自朱佑明其人。朱佑明及其子朱念绍、朱彦绍、朱克绍和侄子朱绎因此先后被斩杀,妻子徐氏吞金自尽。董二酉当时已死,尸体仍被人从棺材中挖出,*成三十六块,其子董与沂,也被诛杀。

    许多官员也未能逃脱这场劫难。湖州原任知府陈永命于康熙元年罢官,只得返乡归隐,行到山东台儿庄时,风声日紧,知道难逃此劫,遂自缢于旅馆,结案时其棺材被运回杭州,开棺磔尸,尸体被*成三十六块。其弟江宁县知县陈永赖,也同时被斩。甫上任半月的知府谭希闵则以“隐匿罪”被判绞刑。

    浙江巡抚朱昌祚也被立案侦查,他急忙贿赂吴、戴二位侍郎,同时将责任推在归安、乌程两县教谕赵君宋身上,才得以脱身。而赵君宋虽是早期告发者之一,竟然也以“私藏逆书久不上缴”的罪名被处斩。其他如收受贿赂、办案不力的杭州将军松奎革职,幕客程维藩被诛。学政胡尚衡、松江提督梁化凤、守道张武烈等人则靠重金行贿才幸免于难。

    明史一案乃是清朝初期的一场文字冤狱,清廷借此压制读书人不加顾忌地抒发故国之思,在江南掀起又一场腥风血雨。只有告发者吴之荣小人得志,不但官复原职,又赏得庄允城、朱佑明两家大量财产,可谓既升官又发财。

    茅天宇的父亲茅元铭、兄长茅次莱,两人均列名于《明史辑略》之上,自是难逃此厄。当清兵来茅家抓人抄家之时,父子二人仗着曾向王锡仁学过一点防身功夫,奋起反抗。只可惜二人武功既不如何高明,又是寡不敌众,结果不只全家无一人逃脱,更累得茅家被付之一炬,连家中那闻名遐迩的“白华书楼”,连同数万卷藏书也都被烧个精光,毁于一旦。茅元铭、茅次莱父子二人最终被凌迟处死,茅家一门七口也悉数被杀。

    茅天宇听得全家人被清廷处死,顿时如遭雷击,呆坐不动。他脑中“嗡嗡”连声,恍如晴天霹雳,只觉胸口一股闷气左冲右突,如欲炸开,整个人说不出的难受。

    陈文鼎见茅天宇忽然呆呆地定住,连忙叫唤道:“贤侄,贤侄。”他一连叫了几声,茅天宇仍是呆坐不动,竟似是毫无知觉。

    陈文鼎生怕茅天宇伤心过度,忙伸手过去,想抓住茅天宇的手,以示安慰。谁知他的手一碰到茅天宇的手背,顿觉一股大力涌来,竟把自己的手弹了开去,陈文鼎吓了一跳,倒退三步。

    原来茅天宇此时体内真力正四处激荡,一遇外界刺激,即刻自动生出反应来。茅天宇弹开了陈文鼎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shu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