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一章君纵白马如龙,月笼寒光似霜(1/14)

最新网址:m.kushuxs.net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绵延数里的军队在黄土砌成的谷中穿行,士兵有力的步伐扬起漫天黄沙,烈日当空照下,直射得将士们的铁甲泛起寒光湛湛,从远处看,军队犹如一条闪着银光的巨龙,嘶吼着前进。

    正当将士们缓步而行时,中军中传来一阵吟诗之声,若说是吟诗却不如说是喊诗,这首唐代大诗人王昌龄的《出塞》由此人喊出,当真是豪气干云,听得中军的兵士们无不慷慨激昂,有几人闻此声如钟如磬,心下敬佩,但一时间又不知是哪位将军所发,便回头向后瞥去。

    只见此人剑眉入鬓,目若朗星,弱冠年纪,却金盔银甲着身,披白色锦袍,一副大将军打扮,跨在一匹白色宝马之上,按剑而行,当真是英姿飒爽,气宇轩昂。

    几人一瞥之下,无不心惊,知此人正是今回御驾亲征的正统皇帝朱祁镇,若让人发现自己行军中私睹天颜,纵罪不至死,也免不了重刑加身。片刻后,这几人不见长官上前问责,才心下稍宽,暗想:传言这当今圣上,年少无知,莫说是领军出征,便是书中兵法,亦不通晓,此处出征皆是听了那内监王振之言。此刻一见,传言未免有些不尽不实。纵使此次出征乃是王振主事,但有此少年英雄的皇上坐阵,又是以十倍于瓦剌的大军征讨,又岂有不胜之理,心下无不自豪。但这几人一想到即将于瓦剌军交锋,自豪之情不免又化作了一声轻叹,皆念此战虽胜,但瓦剌军骁勇善战,我等兵卒却不知又要死伤多少,更不知自己能否生还。几人想到此,故乡之事,之人一股脑儿的涌上心头,尽皆黯然。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朱祁镇方才喊过一首《出塞》,自觉心中说不出的痛快,他自出生便被立为皇太子,至九岁登基,在到今日出征,别说来到这战场,就是宫闱也未出过几次,而他此时又是意气风发的年岁,对明太祖,明成祖及其父御驾亲征之事甚是向往,是以此次王振奏请御驾亲征正中了他的下怀,纵是朝中大臣反对之声不绝于耳,但他仍是力排众议御驾亲征。这一路走来眼见自己治下的大明幅员辽阔,兵强马壮,忍不住喊诗抒情。这会儿兴致又起,朗声喊出一首同是王昌龄所作的边塞诗《从军行》,喊罢却觉兴致未尽,又连喊两句“不破楼兰终不还”,方觉心中大快。

    “皇上适才几句诗喊得是声若洪钟,想是练气之法又有精进,可喜可贺。”说话的人一直与朱祁镇并驾,骑一匹枣色瘦马,身着暗红色宽袍,披头撒发,虬髯络腮,声音甚是低沉,不似中原之人。此刻虽在军中,人人皆配兵器,但在皇上身边的锦衣卫及众武将,都将长短兵器藏于马侧,怕惊了圣驾。此人却不以为意,马身两侧各挂两把长剑,左右腰间又各悬一把,算上手中所持一把,周身竟配七剑,前行时长剑不免相互碰撞,叮当作响,甚是惹人注目。

    朱祁镇笑道:“赵先生谬赞了。朕平时虽有意勤练此法,却因忙于政务不得如愿,何来精进之言。”朱祁镇说话间,右手“嗖”的一声拔出宝剑,向前直刺而出,手臂伸直后,剑尖一颤,剑身又向右上方斜划而去,朱祁镇见剑尖一过自己头顶,手腕一转,剑又斜着斩下,这两招他似练了许久,在马上使出,虽不甚潇洒,却也颇有气势。朱祁镇剑招使得连贯,心中甚是得意,却也不显露,只是手腕一横,将宝剑入鞘,而后对那赵先生道:“倒是这两招剑法望赵先生指点一二。”

    赵先生见朱祁镇剑招使得流畅,也颇为高兴,笑道:“皇上这一招“一苇渡江”接着“佛音万里”两招使得纯熟,已得少林剑法三昧。”

    朱祁镇闻听此言,虽知那赵先生有奉承之嫌,但仍是大悦。原来那赵先生单名一个逸字,原是昆仑派的高手,十几年前为了躲避仇家,进宫做了禁军侍卫,三年前朱祁镇无意中在宫中看见赵逸舞剑,知他是剑术名家,便命他在自己身边教自己剑术内功。朱祁镇本性纯良,宽厚仁义,加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shu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