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一二四章 红豆生南国(2/3)

,“这件事我倒是听人说过。没想到竟是仓令。”

    刘阚摆手笑道:“我可不是主事地人,不过是想跟着人家沾点光而已。此次,我只是随行。”

    “原来如此!”

    钟离昧点头道:“既然如此,昧且预祝仓令成功!”

    “借你吉言,干了!”

    大家不再就这个问题而纠缠下去,推杯换盏的好一番喧闹。刘阚了解到,伊芦乡大都是当年的郯国后裔。郯国被灭之后,其后裔逃离故土,转移到了伊芦。那里偏僻,且有临近大海。齐国人也不想做的太绝,在招拢无望之后,索性就放任之,由着这些郯国后裔在伊芦。

    一晃,百余年……

    郯国的概念,已经多多少少的单薄了。

    甚至许多人忘记了,曾经有这么一支少昊后裔组成的国家。即便是伊芦人也是如此。如果说刚开始还有人记得要复国。但随着一批有一批地人老去,如今大多数伊芦人,以记不得当年的郯人身份。钟离昧却还记得,酒酣时,竟忍不住感慨万千,诉说这世道的沧海桑田。

    刘阚只是在一旁静静聆听。

    郯人的思想观念,传自于郯子,有点近似于儒家的学派。

    但有不同于儒家思想……具体哪里不同?刘阚又说不太清楚……

    这一场酒,直喝到天将晚。

    钟离昧告辞启程,踏着暮色,和他的那些乡亲们,走上归途。他们必须要赶在城门关闭之前出城,连夜动身,回转伊芦乡。刘阚虽有心挽留他们,却被钟离昧婉转拒绝。

    他地理由很充足:已离家多日了,该早些回去,以免家中人挂念。

    分别的时候,钟离昧还送了刘阚一个红布做成的兜囊。里面装着一些红色的豆粒。

    据钟离昧介绍:这是东海地特产,佩带在身上,具有驱散蚊虫的效果,适合野外宿营所用。

    刘阚却一眼认出,这红豆,正是后世所称的相思子。

    这一夜无事。

    第二日一大早。刘阚带着吕释之和王信先行启程。而审食其与曹无伤,则回沛县去了。既然同意了刘阚的提议,那么就需要着手准备起来。别小看这件事,许多细节之处。颇费心思。

    先,不能声张。

    其次呢,一些已经定下来地合约,必须要尽快履行。

    其三,要请陈禹和灌雀前来,讨论一些事宜。毕竟这酒场一旦迁至江阳,伴随之来的。就有无数地麻烦。运输问题,资金的周转问题,存货的问题……等等一系列事情,都需好好商议。

    刘阚从来都是甩手掌柜,这些具体的事情,就要由审食其来解决。

    刘阚与秦曼汇合之后。在此踏上旅程。离开郯县,一路尽是荒野,有时候走一整天,也见不到一个人影。

    东海郡郡守早已经接到了咸阳来地诏令,要全力配合秦曼。

    所以,还派出了一个熟悉伊芦乡情况地卒吏随行向导,倒也地确是减少了不少不必要的麻烦。

    “曼小姐!”

    刘阚把钟离昧给他地那包相思子转赠给了秦曼,“听人说。这玩意儿能驱散蚊虫。咱们这两天怕是要露宿荒野,天气渐热,怕是蚊虫肆虐之时。你带上这个,说不定能起到一些作用。”

    秦曼美目眨动,秋波闪烁。

    “这,叫做什么名字?”

    “好像叫相思子吧。”

    那随行的卒吏看了一眼,笑道:“仓令果然是有见识的人。这东西地确是叫相思子。而且还有个故事呢。”

    “哦,还请赐教。”

    那卒吏说:“其实也没什么。传说早年间。故宋康王门下有一舍人,名韩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