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自然而然的事。
然而,道士一般不这么想,特别是前面那个老道士,他们喜欢亲近自然,亲近自然一草一木之生灵,自然也...包括更前面那只生猛的生灵。
所以虽然怕的要死,汗水比刚才在院子里留的还多。李云还是只有硬着头皮挪起脚,强抚竖起的寒毛,用十倍抢金链子的速度,奔去!
谁叫那是他为数不多的亲人之一。
……
脱身出雾。
确别有一番景致。
松壑寒竹,静侍无言;茂林菁恣,援引清溪。
一汪清潭横槊于眼,幽蓝碧青的水面悠然澄澈,沙石游鱼清晰可闻,颇有疏旷之感。有清流,泓引山巅之上,迂山石,百转千折,自滤凛清之意,终柔顺。
溪自云中走,飞瀑住青石,时有惊鸿影。
万山玉立间,竟有此清虚之府,恍若隔世桃源,实为奇绝境。
俗尘游人,莫能至之仙域,皆以为憾,徒存神游梦思。
然,潭面无风,白流如磨镜;高天有云,颓凝隐天光。
空添三分僵意!
涧底云溪边,天流垂直下。气泽氤氲,云雾缭绕。有青石铺路,接两岸坡林。
少年李云,于西侧雾中出。
见石头路,路上有人,亦有兽。人是老人,兽是凶兽。
晃耀水镜,自然是好镜,不但照人毛发,更映虎须三根。
洒然云气,清入肝鬲,本应神清气爽,奈何今日仍滞冬腊,少年人凛然不自支。
青山未老,老人已老,老虎在老也不老。
山光悦鸟悦人不悦虎,潭影空气空心不空胃。
虎胃空,虎威盛!
未知阁下腹足否?
李云脚肚子有点弯,老道士脑壳子有几个包。
少年手中有叉,腰间有刀,尚存八分瑟惧意,逡巡停足不敢言,暂居高坡上。
老道士无酒且无肉,赤手亦空拳,年老体更衰,倒释十分豪放情,面不改色踏石行,已至中庭间。
十丈开外有一物,身形硕大,毛发丰裕,一身黑黄纹路罗络其上。恬静时有若大猫,舐发舔足,憨态可掬;攀行处,爪生风雷,邪相未露,霸凶自显!
吊睛白额,额有大字。字曰王,兽曰王。畏之如王,谓之兽王!
老虎睛上翘,悍颈向天。
老道士须上飘,牛鼻子冲地。
老道士胸中有山水,自带陶醉意,空前障于无物,乐山之,乐水之,顾左右而不视之。
虎腹中无食,不系沉腐肉,眈老叟为鲜活血,欲剖之,欲吞之,步猫宠而佯无害之。
少年脑中画面如是。
李云脏腑里什么都没有,没有山水,没有食物,他有气,不是酒气,是很气,很生气。
青石路是天造地铺,散布位置自然凌乱,但只要继续相向而行,终会相遇。一旦相遇,必然不会是偶遇。是穿云裂石之吼?还是血肉模糊之痛?
他不敢想,不愿想。
虽然惧,但还是得去。
一脚踩在最近的一块大石上,侧身一眼,潺流很浅,清丽,云瀑很深,如渊!
虽然不惧高,但不留神便是万丈之下,尸骨无存,难免如履薄冰。石面很平,也很滑,青苔蛛网般扎根于孔缝间,李云走得很小心。
老道士走得很随意,但是脚下很稳,很稳的向着东坡去。东坡有斜径,不知通幽否,但这时节想来该是没有花木的,禅房也不知道有没有,估计这云深不知处也没有花和尚愿意留持。老道士或许寻花问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