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服,华美而不失端庄。
顾云琢上前去给康王妃见礼。
王妃温和地一笑,让她起身。
“到底是顾家教养出来的女儿,从容贞静。”
听得母亲夸赞,离宝音在一旁撅着嘴道:“那就要问问卫家哥哥了,平日里那么抠门,却原来还藏着这么些好东西,赶明儿,宝音定要去他那里搜刮一番。”
永定侯夫人闻言,先笑了。“王妃你可听听,郡主既要去期儿那里搜刮,还要说他抠门。”
王妃笑拍了离宝音一下,“你快别丢人了,尽瞅着你卫家哥哥的好东西,昨日他不是还为你寻来一盏可以转的花灯?”
不得不说,康王妃确实很了解自己的女儿。
提到花灯,小姑娘就全忘了前一刻对卫无期偏心的怨念,笑着对顾云琢道:“我带你去看灯。”
顾云琢自然没有异议。
向王妃和两位夫人告了退,被离宝音不耐烦地拽着走了。
虽说被王妃岔开了话题,但永定侯夫人若有所思地目光仍是一路跟着顾云琢,直到她的背影在花厅里一转,消失在视线外。
相比起永定侯夫人的疑惑,王妃就显得要淡定得多。
虽说那件流云绫裙子,很有可能是来自内库,但宫里头的东西,太后若是要赏给这个最疼爱的侄子,也不是不可能。
等到王妃站在明珠楼顶楼搭起来的小小望台上,点燃了顶楼上的一座七彩琉璃花灯之后,蘅水河畔的狂欢节就开始了。
瞬时,蘅河两岸万灯齐亮。
整个明珠楼就仿佛天上的繁星,海中的明珠一般,叫人再看不到其他东西。偏偏,顾云琢就身着那件飘然若仙的流云绫裙,扶着二楼的栏杆,静静地眺望着远处的灯火。
灯光、星光、水光瞬时都淡化做背景,凭栏的少女美得仿佛一个不真实的梦。
明珠楼下。蘅河水面上千舸竞流,万船赛艳。精致的画舫顺流而下,楼上灯火阑珊处临空欲飞的少女定格成一幅隽永的画。深深地镌刻进少年黝黯的眼眸里。
楼上,少女们安静地欣赏完王妃主持的点灯仪式之后,便开始三三两两地邀约同伴一起去游河逛灯。
这也不难理解,被礼教规矩约束惯了女孩子们,每年也只有这么几天可以结伴游玩。况且,每年的花灯节几乎都要闹出几段佳话,也为这个原本缤纷璀璨的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温情的色彩。
更是令闺阁少女们心向往之。
这个时候。当然没有人会记得顾云琢。
即便是记得,也会故意忽略。
何况,顾云琢与她们身份有别。也走不到一块儿。
倒是有人心里还记挂着离宝音。
“离宝音,你答应过的事情,什么时候可以作数?”老实说,如果方韵柔能够像她的名字一样。稍微温柔一些。也算得上是一个美人。
十四岁的少女,生得窈窕婀娜,柳叶眉、鹅蛋脸,再加上身份尊贵,被人奉承得多,养成了她目空一切的毛病,看谁都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哪哪都不顺。
偏偏。这次跟着哥哥们到青阳城来观灯,会遇到郡主离宝音。
宝音姑娘年纪虽小。但也是被娇宠着长大的,这二人撞在一起,就是火花四溅,谁也不让着谁。
原本,她们两个,一个是康王嫡女,一个是安南王嫡女,身份都差不多。
可是离宝音就爱拿着“离”这个国姓来说事儿。
方韵柔亦是无可奈何。
确实,康王是先皇的亲弟弟,便是当今圣上见了康王,也要称一声皇叔。无形中,似乎方韵柔这个郡主便有些名不正言不顺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