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众,可在司马功的率领之下,转战南北,无一败迹。只两年间便成为十万之众,占领云王朝背部近半领地。在此之后,司马功灭云王朝,领军东下,占地十数万里。西据天关之南,南至大江以北,确定了司马氏的百万里疆土。这些年来,更是东压东盟,西战郑国,南攻南朝,在三国的包围下不但没处于下风,反占据主动。可见司马功厉害之处。”
杨如风听得入神,他对司马功了解不多。此时听来,不觉对此人生出佩服之心。
楚昭阳叹了一声,道:“我一直盼着同司马功一决高下,可至今没有机会。有时我常想,如果前些年司马氏南攻的统帅是司马功的话,南朝能否保持至今。要论诡军之道,天下无人能及司马功。好一个司马功,真是又敬又怕。”
顿了一顿,楚昭阳又道:“不过,司马功也有个至死缺点。”杨如风忙抬起头来,心中真想知道如此厉害什么会有何缺处。
楚昭阳苦笑一下,道:“司马功已年过八旬,离死不远了。司马氏中却有不少勇猛之将,司马著、‘七将军’都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可却现没有一人在智计运兵上与司马功相比,便是与司马功并为‘司马双狐’的蒋极智也相送甚远。所以,司马氏只要司马功一去,便再无可怕之处。”
说到这,楚昭阳呼吸微有急促,显是说到兴处,说完又伸指于司马功之下写了郑远两字。然后抬头望向西方,缓缓道:“西方之地最为荒芜,沙漠纵横,干旱缺雨,可那的男儿都是钢金铁骨、饱经风沙、能征善战。所以,虽然郑国于四国间军力最弱,却谁也奈何不了。要论防守之道,天下没有可出郑远之右者。”
“至司马氏强大以来,一直至力统一天下,最先挨刀者便是郑国。可以司马功之能,赁司马氏军队之众,靠金甲铁骑之强横,得到的只是屡屡失败,难占郑国一寸土地。郑国所倚的便是郑远那天下无双的防守之道。”
楚昭阳又叹了一口气,道:“可惜天妒英材,郑远体弱多病,重疾缠身,能不能比司马功活的长都难说。” 至谈话到此,已不知他叹了多少气。
此对,杨如风到有耳闻,突的又想起在锦城酒楼遇到的郑中来,猜不透郑中到东盟来所为何事。
这时,楚昭阳又伸指于郑远之后又写了个郑中两字,杨如风便是一惊,连司马名之能都没被楚昭阳写出来,不知这个郑中有何本事让楚昭阳重视。
只听楚昭阳道:“好在郑远后继有人,郑国君主郑明到是个好君主,爱民如子,朴素治国,要是身处太平之世必可创不朽盛世,可奈生不逢时。在此乱世,他只能充当被灭角色。还好郑国有个顺王郑中,此人年龄虽轻,却深谋远虑,用心阴狠,极善隐藏之道,且从不感情用事,绝对是个可怕的人物。”
杨如风皱了下眉,他与郑中只有一面之缘,可那天在酒楼之上,于司马纵横面前,郑中的谈笑风生、从容不迫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心中不禁反复念了数次这个名字。
楚昭阳又伸出手来,案在泥土上,写了几下旋又顿住,好一阵会儿,募的用手将未完之字又擦去,然后语含怒意的道:“至于南朝,没一个成事之人,一群小心无能之辈。”
杨如风一呆,望向楚昭阳,但见楚昭阳满脸怒色,眼中几要喷出火来,呼吸更是急促,许久都难平静。杨如风心中奇怪,不知楚昭阳所为何事。
楚昭阳长出了一口气,缓和了下呼吸,脸上怒气逐渐为悲伤代替,声音抖动的道:“你怎么看南朝?”
杨如风锁住双眉,沉默了好长时间,才缓缓的道:“四国之中,唯有南朝没有统一天下的机会。”
这话一下击到楚昭阳痛处,楚昭阳脸色大变,双手紧紧握住,足一柱香时间没有说话,紧紧的盯住杨如风,杨如风也毫不退让的瞧着楚昭阳,一时间周围平静下来,只余麦子随风舞动的声音。
突的,楚昭阳长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