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kushuxs.net
目前中华军手中的地盘包括了整个的台湾岛,吕宋岛和大半个棉兰老岛,还有北边的琉球群岛,整个时候还包括东南沿海的一些岛屿,这些地方除了琉球岛上目前暂时没有驻军意外,其他地方都驻扎着中华军的军队,一万多人的军队,除掉海军以外,剩下的军队数量实际上还不到一万两千人,再细分到各地,留在基隆的,或者说是能够紧急调动的军队数量还不足五千人,这对于实现中华军的目标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扩军的问题被再度提上了日程,而这个时候随着大量的人口的迁徙过来,实际上中华军能够从中招募很多的士兵,这里面固然有很多年老体弱的老人,但是也不乏很多年轻力壮的青年,但是大多数还是拖家带口的家庭举家迁徙,项玉打算在这群人中间招募两千人,然后在民兵中间招募五千人来转成军队,这样一来中华军能够调动的军队的数量就能够达到一万两千人了,这个规模相对于清廷的百万军队来说确实还是有巨大的差距,但是就目前来说也是能够应付得了。
随着移民的增多,台南开始逐渐的充实起来,之后许多人口开始分流向台东和台中,这两个地方的人口还是太少,尤其是台中,这里有一处石油的出产地,但是周围都没有百姓居住,因此很多补给都要从基隆运输过来,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容易遭到岛上中部山林里面的部落人的袭击。
对于这些部落人,中华军的态度是很强硬的。但是也是比较有原则的。那就是只要这些部族不来主动袭击和妨碍中华军的生产建设。中华军对于他们的存在就当是默认了,也不会特别针对他们,但是一旦他们踏过红线,主动挑衅中华军,或者袭击各地的百姓,那么中华军采取的就是零容忍政策,发现一个这样的部族就坚决的打掉一个,根本就不跟他们讲什么民族政策或者是特殊待遇。
项玉想要的是一个安定的台湾。因此岛上注定不容许有太强大的反抗势力的存在,他可不想将来再跨海对清朝作战的时候,自己的大本营会被这些原住民搞的乱七八糟,因此长痛不如短痛,这个时候抓紧时间趁着外部没有大的战事,就一下子将这些问题彻底解决掉好了。
中华军这边于是派人进山通知各部族,要么向中华军表示臣服,并且将整个部落迁徙出来,中华军这边会负责他们的安置,要么就选择留在原地但是不允许拥有武器。只能进行农耕生活,只有这两个选择提供给他们。
这样的政策自然被这些人毫不犹豫的给拒绝了。那么这样一来就给了中华军一共出兵的借口,项玉决定对这些原住民用兵,彻底剿灭他们。
根据之前荷兰人留下的情报,岛上的少数民族的数量大约有五万到八万人左右,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是高山族人,而这个时候高山族已经向中华帝国俯首称臣了,所以也不再是中华帝国的威胁了。
经过清点,高山族的人口一共有三万六千七百余人,也就是说岛上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大概在一万五千人到四万五千人左右了,具体的数字实在是难以统计,只能够估算,但是根据投靠中华军的高山族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原住民情况来看,他们的耕种技术十分的落后,而且岛上的主要的耕地都集中在南北两端,东西两侧也有小部分的耕地,但是台湾中部因为山林众多,因此可能用于耕种的土地的面积十分的有限,而且他们的耕种技术和种子都比较的落后,往往亩产还不到一百五十斤,这样一估算,岛内的少数民族人口应该在两万五千人以下。
这些人中就算是成年男子全部是作战人员,那么估计大概的兵力应该在八千到一万人左右,而实际上的数字会比这个要低上不少,这主要是这些少数民族内部也会出现争斗,他们之间互相厮杀不断,因此成年男子的数量必然不会很多。
中华军这一次一共出动了十支部队,每支部队的人数大概在三百到八百人不等,这些部队分成几个方向,沿着不同的线路从北到南开始向台湾中部的山脉挺进,他们的作战命令很简单,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shu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