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223章 曝光?(2/3)

电子商务的现状,借助MB的合作关系,安排这次访问没什么难的。

    丹尼尔这6天的行程相当的满,而且接待等级也非常高,几乎都是各个公司的创始人或者CEO出面。

    “他俨然像是那些科技巨头的同类,他们在接待他的时候,似乎完全忘记了硅谷对好莱坞的不屑,技术人员对演员的不齿。”

    媒体连篇累牍的跟踪报道的是以这样的一种异常心态结束的。

    ……

    “丹尼尔,丹尼尔,丹尼尔……”

    《今日美国》的网站编辑埃文斯,正在做一个丹尼尔的新闻集和。

    2003年已经过去半年,丹尼尔的风头一时无两。

    从现在往前数。

    《钢琴师》和《卢旺达饭店》双双破亿,《冒牌天神》上映7天,北美票房1.2亿以上,《卢旺达饭店》还是丹尼尔参与制作发行,从中受益千万不在话下。

    四大硅谷巨头的高规格接待访问,更是出一系列报导,毕竟,不论是和拉里.佩奇、史蒂夫.乔布斯,甚至哈维尔任何一人正式会谈,都是大事件。尤其是乔布斯性格孤拐,却和丹尼尔相谈甚欢,甚至在面对记者时,相当兴奋地表示丹尼尔给了他很多灵感。

    再往前数,就是人道主义国际会议,以及引发包括白宫、国会在内多方关注的那起意外袭击事件,也都是相当引入注目的新闻。

    继续往前数,就是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前会长达格玛.邓利维的歧视和操纵奖项的丑闻,这起让达格玛身败名裂的事故,显然是从丹尼尔开始的,那段音频的出现如果跟丹尼尔没有关系,那才是见鬼了。

    然后就是丹尼尔封帝奥斯卡,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奥斯卡影帝,而且记录提到了23周岁,这让这项荣耀变得越来越难以挑战了。

    奥斯卡之前显然是金球奖丑闻。

    再往前是《加勒比海盗》的摄影棚着火。

    短短半年内,其他的大明星,只要遇到其中的一件,就足以维持曝光率,他却根本没有断过大新闻。

    埃文斯一边整理,一边写稿,脑子里还在转动着丹尼尔的传奇经历。

    发迹于互联网,一直到扬威于《希腊婚礼》的操作。

    “拉里.佩吉和乔布斯,还有MB和ebay怎么可能仅仅因为这些,就联合邀请他访问硅谷呢?如果是希望借助他的人气,那应该早就有更进一步的计划出来,可是目前为止,什么信息都没有。”埃文斯作为最早的一波网络媒体,在网上寻找信息的能力是很强悍的,他越想越觉得这个邀请很不寻常。

    埃文斯打开了office画图,拖了几个圆形在页面上。

    在上面一次写下来。

    苹果、blogger、MB、谷歌、DD,然后将谷歌和blogger连线,接着将MB和blogger连线,又从MB上引了一条线出来,一直到搭到DD影业上。

    想了想,又拖了个圈,写上贝宝,将它和MB连在一起,MB和贝宝合作线上支付,这不是什么稀罕新闻。

    最后,就剩个苹果孤单地立在一边。

    跟它们都没有什么交集,当然,如果硬要联系,当然谷歌和苹果也能连起来,毕竟都是硅谷的顶级公司,有合作也很正常,比如和ipod绑定使用的音乐网站,就和谷歌搜索有一些合作。但这属于正常的商业行为,而且没有明显指向,要连起来就太牵强了。

    埃文斯在MB的圈圈外又加上了一个大圈。

    从连线来说,MB和DD影业有直接合作,就是丹尼尔声威赫赫地“七天”策划,同时,MB和blogger有参股关系,间接也被谷歌参股,然后MB和贝宝又有密切关系,而在《希腊婚礼》掀起M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