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是在五年前,他跟着这个齐王剿灭匪患的时候见的。依稀中他还记得当时因匪患之乱,横七竖八躺在平地上的一具具面目全非的尸体。那场面写满了残忍。而当时齐王就是用这样的眼神盯着对面的匪患头目,说了一句‘你们死定了’。
直到这时,公祖玉才发现,这根本就不是齐王心血来潮的一时兴趣,而显然,这是他早就计划好的。
就像八年之前有预谋的,把自己安排到远成县去是一样的。显然这又是齐王的一盘棋。
“你看看这个。”
齐王再说完那句话后,在院子里徘徊着走了两步,然后突然转过身把一个折子,漫不经心的丢到了公祖玉的面前。
当看到这个折子的时候,公祖玉就知道这件事肯定是非同小可的。因为那个折子是黄色封皮的。而黄色的封皮就意味着这个折子是皇帝陛下亲自写的东西。
公祖玉走过去,虽然齐王是漫不经心丢给自己的,但是他还是毕恭毕敬的拿起了那个折子看了起来。
“什么,寅州暴乱,陛下要叫你去平乱?”
公祖玉看完后,也是面露惊色。
“是啊,这老头子要叫我去平乱。你看这折子上写的,把平乱写的像玩似的。”
齐王越公河很是不忿的嚷嚷道。
“难道寅州的这次暴乱真的不好平吗?”
公祖玉见齐王大骂,也试探性的问道。其实此刻的他也是很好奇,大秦都好几十年没有暴乱发生过了。怎么好端端的就有了暴乱了呢?这是公祖玉想都没想到过的。
“我想暴乱还不至于,你看看这个。”
齐王说着,把另一本棕色封皮的折子又丢到了公祖玉面前。
不用看内容,只看折子的颜色,公祖玉就知道这封折子肯定是从下边呈报上来的。
公祖玉打开折子后,把上边的内容仔仔细细看了一遍。这折子是从桓州呈上来的,上边的内容大致就是,在流岚榜武修比试的时候,出现西禹面临者,大闹银峰台的事。
公祖玉看完后,又看了一遍,但是除了这件事外,他从折子上还真没看出别的。看完后他实在弄不懂,齐王给他看这个折子的用意何在!
“这又能说明什么了?”
公祖玉认认真真的把这个折子看了好几遍后,还是不清楚这和寅州暴乱有什么区别。
“你难道还看不出来吗?寅州这所谓的暴乱,八成是这些西禹人搞的事。我做事向来小心。流岚榜武修比试一开始,我就一共派出了二十七人前去打探消息。都十几天过去了,别的州都有一些折子给我呈上来,唯有这寅州到现在是什么消息都没有。”
齐王也是满脸惆怅的说道。
“会不会是他们因为遇到什么事,而耽搁了?”
公祖玉看似再问齐王,实质上说这话只是想宽慰齐王两句。
“不可能,我每个州派出去的三个人,互相之间都不认识,就算出事也只会一个人出事,坚决不可能三个人全都一起出事的。”
但是说完后,齐王马上否定了公祖玉的说法。
“三个人没一个人回折子,这即使是暴乱也不至于啊,就算暴乱,也只会对一些官府衙门下手啊,而探子穿的是便衣,和老百姓没区别,这些暴乱者也不可能把三个探子杀了啊!”
公祖玉听了后思索着分析道。
“难道,难道是西禹人把寅州给攻下了?”
公祖玉分析完后,又想了一会,突然惊慌失措的叫道。
“这更不可能,我派出去的探子还不至于傻到,知道对方攻下了寅州以后,还跑去送死的程度。”
当共祖玉把这个假设说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