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看穿了他的谎言。他几次三番想要开口坦承。但最终还是忍了下來。
他已经是官家最为倚重的股肱之臣。今后的前途不可限量。只要江南倭寇一事办得漂漂亮亮。今后他便是权倾朝野也犹未可知。而苏牧只不过是他麾下见不得光的绣衣暗察。自己为何在他面前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其实苏牧并沒有在意这些。即便他已经从燕青口中知晓一切内情。也沒有对高慕侠指手画脚的意思。他知道高慕侠始终要走上另外一条路。沒必要在这个时候让他讨厌自己。
他的重心始终放在了打倭寇这件事情上。虽然大体战术策略已经定下。但还有很多细节需要考量。
杜成责的策略很有可行性。但苏牧还是精益求精。加以改进。这种战术不应该叫做声东击西。确切來说应该叫围点打援。后世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这种打法常常能够无往不利。
围点打援顾名思义。就是围住一个点。却攻击前來救援的敌人。这也是焱武军为何扼住了江州的水道要塞。却围而不攻的原因。
因为想要打破眼前的僵局死局。这是最好的法子。明面上震慑江州。让龙金海以为大难临头。真正的目标却是倭寇。
只要将倭寇彻底消灭。江州便孤立无援。焱武军再无后顾之忧。想要如何整治清洗江州。剩下的都不过是时间问題。
苏牧和高慕侠刚刚把指令发下去。便有斥候冲入了杜成责的营房:“报。倭寇的船队已经进入内河。距离我们的船阵不足十里。”
“好。升帐。”杜成责目光灼灼。紧握双拳激动道。
宗储和徐宁。以及苏牧高慕侠很快就來到了中军大营。听取了斥候的情报之后。一个个激动兴奋。难以压抑。
苏牧在方腊一战之中。己方始终处于劣势。他也是夹缝求生。许多战术谋略和想法都受制颇多。无法施展。眼下却是守株待兔以逸待劳。心情上自然放松许多。
几个人明确了自己的任务之后。便纷纷离营去做战前准备。虎闾渡口乌云密布。即便秋风萧瑟。却仍旧有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紧迫感。
而另一方面。井野平治的船队在龙扬山向导的带领下。很快就进入到了内河。前方的快船已经侦察到焱武军的船阵。
井野平治麾下倭寇大多搭乘机动性极强的鬼头船。而作为倭寇头子。井野平治的帅船却是高达四层的福船。上面还搭载了床弩和几座抛石机。
这并非井野平治故意摆排场。在海上漂泊的人。总归是性命放在第一位。讲排场只能被当成靶子。胆小如鼠的倭寇并沒有傻到这个地步。井野平治更加不可能。
之所以需要三五艘这样的高大战舰。是因为瞭望手和观察手要登上桅杆的瞭望塔。查看敌情和前方的海况。
江南多雨雾。能见度本就不高。他们又是深入腹地。自然要小心谨慎一些。为了减少福船的吃重。井野平治还将身边的亲卫队都分散到了其他船只。以免福船搁浅。
当瞭望手报告了敌情之后。井野平治也是心头大喜。
朝廷的焱武军果然如先前情报之中描述那般。对水战沒有一星半点的经验。他们征用的都是民船。看起來二三百艘林立于江面。即便故布疑阵。一艘船竖立好几杆大旗。但仍旧掩盖不了他们的心虚和胆怯。
朝廷的船只不堪一击。也不敢深入到渡口。只停靠在江面上。组成船阵。船与船之间用铁索项链。方便不谙水性的士兵行走。
井野平治熟读经史。看这架势。朝廷的焱武军可不正是要给他献上一台活脱脱的火烧赤壁么。
顺便提一嘴。后世元末的战乱时代。以水师船战见长的陈友谅也用过这样的战术。结果被朱元璋放了一把火。
福船瞭望塔上的斥候看到大焱朝廷的船阵似乎很慌乱。那些个士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