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精好,所以一不小心的话,哪怕是一句话说错,一个点没有处理好,都会引起许多同学的不满,引起他们的抵触。”
祝睿他们都是点了点头,赞同了赵涛的说法,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而对于我们到底该怎样处理我方的论据,我还得在琢磨琢磨,不过我倒是考虑到了对方辩论的重点应该在两这方面——”
“一、他们肯定会认为,博众家之所长,为我所用,是取长补短之法,当然是“博”好!”
“二、他们也肯定会说知识当然是越丰富越好,学无止境,多方面学习利于融会贯通,实用性也更大。例如,现在社会经常会要求综合性人才。”
”这是我认为的,认为他们会从这两个方面入手,阐述他们学搏好的观点,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两点来针对他们,所以综合来看的话,我觉得我们辩论重点也有两方面——”
“一、要避讳“博”这个字,无论何时都不能肯定这个“博”。我们要强调,基础知识是必须的,然后精通某一方面才是正道。”
“二、将对方的观点为转化为“博而不精”,从而辩论术业有专攻,博而不精只会适得其反,一事无成。”
“好了,这只是我的看法而已,我说完了,你们呢,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赵涛说完后,也是望着祝睿他们,好奇问道。
而听到赵涛说完后,一旁的苏安也是立马接过话头点头道。
“对,赵涛,我觉得你说的非常有道理,依照你这个思路的话,我们接下来就是举例质疑他们,比如我们可以说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精通某一学科已经很不容易了,很难做到同时学好很多门学问,所以如果非要学搏的话,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博而不精。”
“我们还可以在对方夸夸其谈“博”的重要性以及在社会上的应用时,反问对方一句,那“术业有专攻”又该如何解释?可以再问对方,对于“不务正业”这个问题又该如何看待?从这两个点上死命的来针对他们,一定会有效果的。”
“对,我赞成,来之前我也想过了,我们可以列举很多的例子,来质问对方,比如。”
说着,一旁的顾丹也是立马接着发言道。
“我们可以问他们对方辩友所述说的“博”该如何学习,作用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还有现在社会当中的公司分都有很多的部门,工厂也分很多单位,学校还分很多专业,而我们只修了一个专业,XX专业,这就是我们可以利用的非常好的一个点了。”
“比如我们可以问他们,以他们的“博”的观点,想必在学校里修了三个还是四个专业,只怕是远不够,毕竟“博”这个字又岂是三四个专业所能概括的,想必至少十个八个专业吧。可以紧追不舍的问问他们到底修了几个专业吗?有达到他们所说的“博”的标准吗?”
“一定要让对方回答,如果对方回答只修了一个或两个专业,我们即可感谢对方以实际行动支持我方“精”的观点。”
“而如果对方回答,只修了一个专业,可是看了很多方面的书,丰富自己的知识与见识。即可反问对方,这不正体现了辩论观,肯定了我方观点吗?什么叫“专业”,“专”即体现了“精”,对方在学校里个某一专业时,等于已经用实际行动肯定了我方观点的“精”,对方自己知识的行为值得肯定,却只是在专业基础上的延伸,又再一次地肯定了我方观点。”
“那如果对方提出专业还分不同的学科,有很多甚至是与专业无关的学科时,我们又该怎么办啊?”
一旁的赵涛是皱眉道。
“如果对方这么问的话,就可以告诉他们,那些都是基础,就像还没学会汉语汉字,又该如何学习我们的专业呢?其它学科以此类推就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