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二百一十七章 陆恒之疑,禅宗之争(2/3)

    “不急!”陆恒笑呵呵道,“让我来猜猜,此事,弘忍法师和慧能法师,定然是不知情的,不过只凭你们两个,也绝没有这个胆子,应该是你们一群支持慧能的和尚,瞒着慧能和弘忍搞出来的吧?”

    慧空眼中闪过一丝惊疑,忍不住问道:“你如何得知?”

    “因为这不是神秀的破绽,而是你们佛门的破绽啊……”陆恒摇头叹道,“不过策划此事之人当真是有大决断之人,此经一旦面世,佛门虽会暂时受挫,可慧能的顿教法门一出,他立刻功和达摩比肩,德与菩萨争锋,成为佛门力挽狂澜的绝代领袖!好计策,好计策!”

    此话一出,二僧耸然变色!

    慧能和神秀争夺禅宗六祖的典故,在后世广为人知,而那两首佛偈,也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在《六祖坛经》中说,弘忍见了这两首偈,认为神秀的偈没有见性,所以最后把祖位传给了慧能,这种说法一度让世人以为慧能的佛法境界远高于神秀。

    但其实根本不是这样,因为这根本不是谁高谁低的问题,而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佛门修行思想的碰撞,也是“学术型禅宗”和“功利性禅宗”的终极对决!

    神秀代表的学术型禅宗,其学术思想被称之为“渐悟”,意思是通过有佛经文字,有修行模式,成为让一般修行人能接受的禅宗法门。

    这种思想需要苦修佛法,常年坐禅习定,神秀所说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其实和儒家的传统思想“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等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要想成佛,必须要艰苦努力修行才行。

    这就相当于你要先学加减法,才能掌握微积分一样。

    而慧能代表的功利性禅宗,其学术思想是人们熟知的“顿悟”,其讲求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意思就是,不要读经书,不要坐禅,只要心灵有那么一个电光闪过,就可以一步到位,立地成佛。

    慧能的功利性禅宗,使得成佛成了天下最简单的境界。就是你可以连字都不认识,但只要一个闪光,微积分什么的就都会了。

    慧能说一念若悟,众生是佛,众生一看成佛原来这么简单,于是立刻就成了佛门的信徒。

    有人总是悟不了怎么办?

    没关系,慧能还有“当头棒喝”这一招。

    那么大奸大恶之徒呢?

    也没关系,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要是一辈子都悟不了呢?

    那就没办法了,六祖慧能说过这样的话:“我此法门,乃接引上上根人。”

    上等根器都还不行,要上上根器,所以成不了佛,只能怪你没有好的根器了。

    后来出现的净土宗,之所以更能广为流传,就是因为他比慧能更功利——“长吟佛号,可修往生净土。”

    什么经文都不用会,只要会念阿弥陀佛,就算这辈子不成佛,下辈子也会享福。

    也就是说,你只要会说一二三,总有一天会掌握微积分的……

    虽然相对于顿悟派,陆恒更认同神秀的渐悟派,但即使是陆恒也不得不承认,正是因为慧能的顿悟理论体系,才使得佛门从此之后越来越壮大,以至于道门再努力,人才辈出,都再也没有追赶上佛门的脚步。

    可以说,禅宗除达摩外,再无比慧能更居功至伟者,因为正是因为慧能,才使得佛法在华夏发扬光大,这是一个有大智慧,且很值得尊重的人。

    像慧能这样的人,必定是对自己的道有着极强的信念和自信,他一定会坚信自己的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