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赵子龙的希望。
所以凌巴只能够带着马超两个人一起出去了,至于庞德要顺带说一下的是,刘宏这一次又是不经过朝议直接通过了对庞德凉州新刺史的任命,而凌巴担心庞德再呆在这里说不得要被孔融那老小子欺负上门来了,赶紧让他离开洛阳回凉州去,更何况此时凉州的形势来说确实更需要庞德,而庞德这一次回来一来是为了送马超,二来也是和凌巴商量最重要的是请动刘宏的钦命圣旨,这一次满载而归去,相信对于近段时间蠢蠢欲动的董河东以及凉州治下本就不平稳的局面会是一个不小的震慑。
庞德走了,河叔也是一直在西凉坐镇,马超身边除了诸葛亮这个伙伴,就只剩下了凌巴这个义父的亲人了,而且义父平常都比较忙,难得抽出时间陪他,自然倍加珍惜这样出行的时光。
此时凌巴和马超就是顶着暖暖的太阳,走在洛阳繁华的街道上,黄巾之乱的yīn影早就过去,本就没受到多少影响的都城看上去反而比往日更加繁华,但想到这座城市在原本历史上“将来”会经历的灾难,凌巴不免有些神伤,幽幽叹了口气,便感觉马超拉了一下自己的袖子,指着一个方向说道:“义父你看那人,就是你所说的饱学之士了吧?”
凌巴看到马超正指着的那个人,一身锦衣华服,衬托出风流名士的气质,可惜这个名士现在想风流也风流不起来了,因为人已经老了,尽管实际年纪在后世顶多只算是“男人一枝花”的时候,但在这个时候普遍人的年龄都不高,“老”得自然也比较早。
“是他……”看清了此人的脸,凌巴眼前一亮,不由喃喃自语。
“哦,义父知道此人是谁?”光yīn如箭,岁月如梭,时间过得总是飞快,弹指一挥间便是半月一过,而如今的马超,已经真正开始告别了垂髫童子的造型,当然心xìng上也是更加成熟,而武艺更是一日千里的进境,只是他在进步,凌巴有何尝不是在进步?甚至在特定的战场环境下的厮杀,更是对于修炼“易筋经”大有益助,使得他的进步便连马超的神速也自愧弗如,不过终究马超的进步空间更大一些,所以二人之间的差距也终将是会越来越小的。
但即便如此,也不妨碍他们的感情,凌巴对马超也确实尽到了一个父亲的义务,可以说是弥补了马腾早逝的缺憾,让马朝的生命多了些圆满和温馨。
“蔡邕,蔡伯喈……”凌巴似乎没听到马超的问题,只是自言自语般的呢喃出了一个名字,嘴角突然划过一抹奇异的笑。
马超奇怪的看着他,他自然听到了凌巴所说,不由奇道:“义父说的蔡邕,可是那名满天下的蔡师蔡飞白?义父和他有交情吗,怎么看你笑的这么……”
凌巴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道:“如今我二人可是同朝为官,虽然我为武、他为文,天生不搭,不过终归有些因由。哎呀,说这些你小孩子也是不会懂的……”
实际上岂止是有些因由,两人间的关系,还真是不好说,他们同为两位皇子的老师,平常的教导,也少不得要打些交道,况且凌巴觉得自己和这老家伙总会有不少牵连的,这是注定了的。
蔡邕(133-192),字伯喈,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圉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
历史上,他在汉献帝也就是刘协当皇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而那后汉三国时期著名才女蔡琰(蔡文姬),便是他的女儿。
他博学多才,通晓经史、天文、音律,擅长辞赋;刘宏早先就曾征辟他,召拜郎中,校书于东观,迁议郎;而后又因弹劾十常shì张让赵忠而被在刘宏耳边吹风,终致流放朔方。
他的死也颇具戏剧xìng,在原先的历史上,后来献帝刘协时董卓强迫他出仕为shì御史,官左中郎将;但这家伙却因为董卓当时的“赏识”,而又在董卓被诛后,为其哭丧,被王允所捕,最终死于狱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