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节(2/2)
一笑:“你算什么粗人?论文韬武略,咱们大齐的青年俊杰都算上号,比你强的我是数不出来。老二从小就是个焉不拉叽的性子,这回大概是也是被逼急了。他不是个笨人,如今这样就挺好。我这身份,有些事情毕竟不好做,有些话毕竟不好说,你也算是他们兄长,有教导提携他们的责任,你也别怕麻烦就推辞,就是父皇知道了,见咱们兄友弟恭,兄弟齐心,他老人家也只有高兴的。咱们老刘家的人不算多,到了我人这一代,统共也就十来个兄弟,有什么事情不好商议着来?”
刘瑜点头。
他这位冀王兄,表面上看中规中矩,不算十分出挑,但事实上刘瑜越来越觉得,这位长兄其实是个胸有丘壑之人,有容人之量,有识人之明,本性敦厚,作为守成之君,假以时日,他是合格的。这也是皇伯父和皇伯娘把他当成储君信重培养的原因。
只要下面的兄弟们不捣乱,朝堂上再平静十年,刘玦有了磨砺的时间,大齐将来的皇权交替,便不会出什么大乱子。
刘瑜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源头给掐掉,哪怕刘珉和刘玠有野心,把人弄到更广阔的地方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华野心就是了。皇子有野心很正常,但看他们把野心用到哪里,用好了,野心这玩意儿未必是坏事。
刘瑜觉得,大齐的江山是父辈创立的,他不想动摇大齐的国本,不愿意让好不容易安稳生活的大齐百姓再受战乱之苦,而他也不想躺在父辈的功劳薄上混吃等死,那就寻找别的出路。琯哥儿给他画的蓝图,大齐国疆以外的广阔天地,海的对面,他一样可以创造不逊于父辈的功绩。
有些事情不是他一个人就能做得下来的,左右兄弟几个都是老刘家的人,用谁不是用呢?刘玦是不用想了,但把刘珉和刘玠拉上,这主意很不错。
至于赵王伯和齐王叔家的那几个小子,他们暂时还没本事给冀王兄找麻烦,若以后发现他们有不妥的苗头的时候,总有法子治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