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晨时有何面目再行这登基大典?”
李乐摇头道:“在我看来,京城变得混乱,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于京畿变的残破,我的至尊陛下,您多虑了。这种事情跟本不可能发生。”
新武好奇,问道:“哦?还有这种说法?”
李乐嗯了一声,道:“第一,跟至尊陛下说句大不敬的话,我大商历代夺位之争都发生在紫禁皇城之内,最多也只不过涉及到京城里少数几个地方。就像现在这种样子,所有的人都在克制,不想把动静搞的太大。董家那边不想,皇宫这边也不想。”
“但是刚才收到蛇司将的情报得知,今日之战,将会是自我大商立国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夺位之争。双方涉及人数最少也在五万将近六万人之巨,而这其中没有明显的强弱之分,胜负都在五五之数。”
“如此庞大的数目之下,想将战争范围缩小在一片地方,那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咱们举个例子,若是此战末了玄衣胜出,对方狗急跳墙之下,会不会扩散人去制造混乱呢?一来是为了解气,就算不能胜,也给至尊陛下留一个烂摊子。”
“二来是为了借着这个混乱,故布疑阵,方便他们逃出京城,要知道,就目前所知道的情报,您那位郡王皇兄,如今还不知道在哪猫着呢。嗯,顺便说一句丧气话,若是咱们败了,为保至尊陛下顺利出京,以图日后,这个法子我也会用的,而且已经准备好了。所以说,京城混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与其等着最后乱起来,还不如让它现在乱起来的好。至少这个时候百姓们大多都还没睡,就算乱起来,死伤也是可以减少很多的,总好比正睡的香的时候,家里突然起了火,还没明白过来怎么回事的时候,一家人就葬身火海要强。”
“第二,所有人都认为,最不想让京城混乱的至尊陛下,其实他们错了,恰恰相反。此时乱起,对咱们是非常有利,一来玄衣训练有素,制服统一,号令明确,比之大商军纪最严之铁苍边军也不逞多让,而对方收揽的那些江湖人,虽然都是武功高强之辈,但说到底却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很难做到号令严明。”
“混乱之下,自然有失分寸,彻底打乱对方的布局,如此一来,他们那个莫名奇妙的总攻信号便失去了做用。京城百姓,或是与幽兰没有任何瓜葛的习武之人,都听说过玄衣的威名,甚至于很多人都感到畏惧。如此一来,玄衣各司登场,尊号令行事,不想触霉头的人自然退去。”
“而那些幽兰之人,却不会管这些,得不到命令的情况下,他们只会大砍大杀。见到玄衣众,要么忘命搏杀,要么苟且偷生。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路,而且我想,苟且偷生者要比忘命捕杀的人家多的很,毕竟,性命只有一条嘛,谁又会不珍惜呢?而那些与玄衣交好的江湖人士,这个时候自然也会亮出名号,进行配合。”
“第三,京城之内,京兆府捕快,大理寺衙门这些人也不是吃素的,维持京城治安是他们的本份,安抚百姓也是份内之事。而这两个衙门的人肯定不会帮着幽兰的那群江湖人,见到玄衣,都知道这是至尊的人,向着谁,还用说吗?”
“而且,这也是一个把将门那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家伙拖下水的机会,京城九门二十四营兵马,历来都是由将门中人把控,朝廷进行监视,至尊未行登基大典,确立正统之前,跟本调动不了他们。”
“而如今,京城混乱,二十四营人马到底是动还是不动?他们有守卫京城之权,若是不动,便有失职之责,至尊正好收了他们的兵柄,然后安排心腹人镇守。若是动了,他们该帮哪方?答案不言而喻。”
“所以说,今夜之京城,晚乱不如早乱,搂草打兔子,一把全都纠,便是这个道理。当然,乱起来的话,也可能会有突发现件出现,那就不是人为能掌控的了,只能走不步看一步。总归来说,大棒子砸下去,最先跳脚的应该是董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