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一卷 决战紫禁 第121章 战后(2/3)

一翻品头论足。有人就赞说,李家三郎不愧是得过“天授”的孩子,比他两个兄长明事理,懂人情。还有人就说,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能懂个什么?还不是受人摆布的料?如今家里最后一根顶梁柱折了,以后指不定怎么样呢。李二一个浪荡公子,别看名满江湖,但家里的事又能指望他几分?

    这些闲言碎语,李乐当然听到了,不过他不在乎,爱说什么说什么,你还能管得住别人的嘴?不过这些闲碎言语也不算空穴来风,府里上下,就有好多仆人,或者管事,或者几路买卖的掌柜,在李勿悲走了之后表现的有些不安分,似是觉得一个小童子当家,好欺负一些,应该有便宜可占。

    管家赵安把这些事情告诉李乐之后,李乐就让他稍安勿躁,慢慢等着这些人自己跳出来,到时候就该尝尝小爷的手段了。

    丧事办的很好,贵客们接踵而至。其他人来的时候,自有赵安来接待。但是有几位就必须得李乐亲自招呼了。比如大觉寺慧恩和尚,他是李勿悲的“生前”好友,这样的人不能怠慢。还有英王朱重均和世子朱老八,老侯爷孙伯纶以及一位花白头发的老者,于节臣和一些将门人物,这些人都是需要李乐负责出面接待的。

    慧恩大师到了以后与李乐寒暄一会儿,说了两句“节哀”之类的话,眉目间带着深沉的哀痛,亲自在李勿悲灵前念了《往生咒》,为这位好友送行。最后嘱托李乐说,如果有什么事情李乐办不了,可以尽管到大觉寺来找他。

    与慧恩大师的真挚之情相比,其后来的英王朱重均,就有种耐人寻味的感觉了。朱老八倒是没什么,跟李乐说了几句平常话,大放豪言说,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他肯定办的漂漂亮亮。可是英王的态度就有点不同寻常。

    这还是李乐第一次见英王朱重均,听说他还是当今天子的哥哥,要比皇帝大十多岁,因为是庶出,所以当年不曾继登大宝。但看着却比皇帝要年轻好多。黑发黑胡须,一双黑亮的眼睛炯炯有神,自来带着一派贵气威严。李乐就想,朱老八那派不着调的性子,怎么就跟这位那么不搭调呢?是不是亲生的?来了以后,话里话外都在问李勿悲“超凡”那晚的事情。李乐搞不清楚他的意图,只能随口敷衍过去。

    孙伯纶与那位老者一起登门,孙伯纶以长辈的身份,跟李乐说了些勉励的话,李乐点头应充着。倒是那个老者很奇怪,在李勿悲灵前站了许久,最后长叹一声,一句话都没说,搞得李乐有些莫名奇妙。

    于节臣是和一众将门一起来的,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枢密院要般家了呢。于节臣说话直接,上过香后就对李乐说:“你大兄死后,老夫心头一阵松快,毕竟这些年被一个大宗师压着,每天晚上连觉都睡不好,实在让人不痛快。”

    李乐对他的态度很不爽,我家办丧事呢,你这话是不是有点幸灾乐祸了?就回了一句嘴炮:“放心,用不了多久就会有另一个大宗师继续压着你,让你继续不痛快。明着告诉你吧,我二哥也快了。哦,不,用不了多久应该是两个大宗师。我跟我二哥,所以,于老头,你还是继续受着吧。”

    牛皮吹出去了,效果如何,那就不得而知道了,反正嘴上先痛快痛快再说。李乐才不管这些呢,说大话忽悠人,从来都是老子的专利。

    于节臣微微一笑,也不计较。他知道自己说话直,就事论事的一句话往往总会得罪很多人。

    几位同来的将军赶紧打了个圆场,这事也就过去了。

    葬礼持续了七天,林诗音在大表哥去世后的第三天赶回来。淋了一场寒雨,整个人就病倒了。身心具疲,拖着病体,还要给李勿悲守灵,这哪成?直接被李乐给挡回去了。有病在身,又伤心成这样,回来的时候都哭晕过去好几次了,李乐哪敢让她再出什么差子。吩咐紧跟回来的丫鬟阿喜,让她伺候着林诗音去休息。

    关于李勿悲还活着的事情,除了李乐和陆小凤之外,就没有人知道了。管家赵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