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因为这个原因,陆续招来不少好老师。
另外,余颖的县主身份也是让学院少了不少麻烦。
大家都无视了这位创始人是女性的问题,好在余颖并不怎么管书院的事情。
她专门聘请了人当书院的山长。
当然要经过余颖的面试。
她不希望这位山长是一心只言圣人言的人。
说句不客气的话,人活在世上,以为只要按圣人言,就可以活得很好,那是做白日梦。
好在找到的那位山长,倒是很有开阔的胸怀。
和余颖的理念比较合拍。
学子们念书时,也要他们锻炼身体。
甚至还有专门的游学。
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孩子真的很不错。
一个个根本就不是死读书的书呆子,甚至十年后,书院里陆陆续续出现一些进士。
而当余颖开办书院后,唐王夫妻也是吃惊,想不到她还这样厉害。
后来他们夫妻干脆就离开京城,带着儿女,来看余颖。
唐王饶有兴致地做了一个先生,开了一门艺术鉴赏课。
他感觉这个很适合。
以至于他根本就无意回京城。
每年就在过年那段时间回京,参加一下皇家宴会。
皇帝知道后,让人看看是怎么一回事?才发现唐王当先生,当的是一个爽字。
至于唐王妃则去了女学,教授的是礼仪。
他和唐王妃两个人在课余,还是分别开始写书,一个写怎么辨别古物,一个写各种礼仪。
可以说,两个人是夫唱妇随,活得是那个自在。
唐王之所以逃走,就是因为皇帝的年纪变大之后,各个皇子们的心很急。
作为一个不惦记皇位的咸鱼王爷,自然是不愿意掺和进去。
干脆是包袱款款,带着老婆儿女走人。
皇帝是默许的,这个儿子不在也好,这样子兄弟之间的争斗,就不会牵扯到他。
后来老皇帝还是寿终正寝,在死前留下遗嘱,新皇登基。
在此之前,唐王知道父皇不怎么好,就急急带着一家人回京。
只是见了最后一面,老皇帝就薨了。
新皇登基后,大赦天下。
唐王一家人,一个个活得很好。
他们一家人都跑到南方去,根本就没有争斗过。
但那些兄弟们就很难说,一个个都是经过一番搏斗,家里少了不少人。
而新皇对唐王也是很满意的,这种上道的王爷是很不错的,不争不抢,多好。
唐王在给父皇守灵后,也是老老实实留在唐王府里,夫妻两个人接着著书,根本就不理会其他的事情。
老皇帝为了让这个年纪比较小的皇子,能名正言顺的登基,在自己临死之前立了皇后。
那么新帝就算是唯一活着的嫡子。
这也是给那些年长于新帝的皇子们一条活路。
因为嫡子的地位高于其他皇子。
余颖在知道皇帝驾崩后,给他上了一炷香。
毕竟他还是给了一个县主爵位,让余颖有了一定的底气。
后来唐王出了孝期后,就和新皇谈了一下。
接着跑去教书。
事实上,新皇对于百位书院是很感兴趣的。
因为书院里,不单单是教授儒家学说,其他也有涉及。
那里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