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的地位并没有提高。
反而是多了一种观点:让女性多读书,并不好,往往是好高骛远。
这种结果,就有些令人可叹。
如果女帝是男人,却不会引起同样的说法:让男性多读书,并不好,往往是好高骛远。
就是这么可恶。
性别上的歧视,在男权社会表现的很明显。
事实上,读书应该是全民的。
不应该因为性别问题,就区别对待。
失败后,不总结失败的经验,却往女人身上找失败的原因。
相当的LO。
就如同历史上的很多亡国故事里,必然有一个乱世妖姬。
于是褒姒、妹喜、妲己一长溜女性成了原罪者。
事实上,说到底还是作为君王的人实力不行。
保不住自己的国家。
却在女人身上找原因,好像没有妖姬,国就不会亡。
然而并不是。
更多是君王本身或者是体制出现问题。
妖姬更多是背锅的。
对于女帝,余颖是带着几分敬佩的。
她最终应该是以一己之力,挑战整个社会。
结果是失败。
她太累了。
没有人理解她。
当时的人们觉得她狂妄自大。
在她死后,骂声一片,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违去研究女帝。
同时,她的儿孙也因为政见不合的原因,也在那一长串的争斗中,一个个陨落。
更加增添了她的恶名。
最终是导致了政变。
如果是她的儿孙继位。
也许其他人在历史上,还少抹黑女帝一下。
可继位的,不是她的儿孙。
自然是可以做些手脚。
显示继承皇位的人,所得到的皇位是多么的正统。
余颖之所以会这么想,是因为她知道,历史上有不少史实被掩饰或篡改。
比如说大名鼎鼎的烽火戏诸侯。
几乎很多人都听说过。
甚至那个周天子被拉出来批判。
典型的爱美人不爱江山。
然后,这根本就不是史实。
而只是后世一位著名的史学家,在自己史书里讲的一个故事。
但后面的人们,因为种种原因,误以为这是真实的历史。
褒姒就这样成了一代祸国妖后。
可叹!
同样的,在历史中有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
可惜他的脚步迈得太大,太快。
最终导致了帝国的崩溃。
就这样,那位君王在历史上也是成为暴君。
直到很多年后,才证明这位皇帝的想法,有着独特的闪光点。
就在他死后,新建立的帝国都沾了他的光。
他下令修建的工程,最后也便宜了后面的皇朝,大大促进了整个南北经济的繁荣。
在此后长达一千年的时间里。
这一条所谓的京杭大运河,一直起着不小的作用。
而这位君主,在历史书里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以暴君的形象出现。
野史里的他,则是一个好色荒淫无耻的帝王。
相当有名。
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