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笑的说着:“这太乙圣地还是只注重利用价值,我还以为黎家经此打击会一蹶不振,这下那些中小门阀又失望了。”
不怪把剑斋关注重心放在神州,这数十载内,先后不知恶了他们几次,本就有旧怨,加上新仇,当然要着重提防。
萧问寒冷冷道:“若是不想和神州开战,就想个法子让他们自己乱起来。”
顾青云道:“师弟的意思是要扶植几个中小门阀,争取挤入天道盟,将地位岌岌可危的黎家挤出去?”
鸩长老眼睛一亮:“这倒是妙计,可我们都不擅此道,要如何实施?”
他此言一出,其余人等齐齐望向他,都是一脸的古怪。鸩长老,原名余庆,因为一段隐秘,原名很少提及,都以鸩长老称呼。
而鸩长老可是曾经的戒律院首座,许多戒律院的法规都是他亲手订立,只是后来他主动让出首座之位,甘愿为剑斋守护藏经阁。
其实也很少人知道,鸩长老的辈分,要小在场之人一辈,他的父亲曾经是李道纯几个人的师兄。严格说起来,他还要称这几人一声师叔。
鸩长老这个人,年轻时候便以诡计多端称著,他很少出面,所以很少人认识他。
“你们缘何如此看我?”鸩长老很无辜的说,“我不钻营此道已有三百余载,自问寒顶替我出任首座以来,你们可曾见过我对谁施过诡谋么?”
斑鸠笑了笑说:“有些本领是天生的,遗忘不了,就是你了!”
萧问寒面无表情的说:“论起此道,在场之人无人能及。”
李道纯微笑道:“既然列位师弟都举荐你,你也就不要推辞了。”
他说着,语声微微一顿,道:“余庆回来剑斋已有两千多年了罢?”
听到李道纯唤自己本名,鸩长老微微一怔,应道:“有了罢,我们也都老了。”
“是!”
李道纯轻轻点头道:“时光一去不复返,徐师叔总说,万物皆可逆,惟有时光不能移,此点我深以为然。但想想余师兄的死,却还恍如昨日。”
他口中的余师兄,便是当年单人独剑杀向西都要人的剑斋弟子,余风崖,而鸩长老,便是余风崖的儿子余庆。
两千多年前,在场的诸位年纪都还很轻,最大的李道纯,也才三十余年纪,最小的是余庆,不过才十三岁。
经受过五百剑修的北征,他们都成长起来,尤以顾青云为最,竟学萧南离一般,还未渡过法劫便去渡强渡四九重劫,虽然差点便是身死道消的下场。
如今他还能勉强保持真人的修为,都已经非常难得,受损的修为,还不知多久才能弥补回来。
而当时的余庆,却还只是西都魔门的一个不起眼的弟子。因年纪幼小就没有亲人关爱,加之流离失所,饱了上餐饿下餐,所以小时候的他体弱多病,常受欺负。后来加入西都,也没有改变现状。端茶送水,砍柴烧饭,动则被拳脚脚踢,鼻青脸肿,那都是常有的事。
所以余庆对西都魔门本就没有归属感,而后来他听说自己的亲爹来找自己,却死在西都之人手里,更是渐渐恨起了西都,五百剑修肆虐魔国之后,他便随剑斋长辈回了剑斋,直至今日。
因听说剑斋元气大伤,全由他与余风崖的而起,为回报剑斋,便日夜沉浸在修炼中,反而渐渐在门中崭露头角。而五百剑修北征后,两院首座都战死,没有合适人选,职位便一直空悬,没有两百载,他便顺遂超脱,反而升任为了戒律院首座。
……
“我常常想,若是父亲没有这样冲动,剑斋如今会是怎么个气象。”鸩长老淡淡一笑说。
顾青云撇了撇嘴:“不要这样去想,你要想若是没有余师兄,怎么会引起与魔门的斗争,如今魔国更是势大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