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师尊!”悟心挺直了身躯,双目炯炯有神,出言有金玉之声,铿锵有力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然天亦有变,一朝倾覆,前史有鉴。”
“弟子虽然身居山中,但并非不问世事。这些年来,弟子发现这天地间的灵气正在缓缓削减,虽然微弱,但有心皆可察觉。天地之道,贵在一个衡字,但如今修道众生却早已越过界限,索求天地灵韵,必遭反噬。师尊,弟子妄断,我修道一脉恐有倾覆之危。”悟心目光炯炯,直直盯着菩提祖师道。
“一派胡言!此中奥义岂是你能够洞悉,好了,为师乏了,你且下去休息吧!”菩提祖师摆摆手说道。
“是!弟子告退。”悟心闻言,也不争辩,棱角分明的脸上又恢复了古井无波的从容,起身作揖,皆是行云流水,带着一股说不出的道韵。
就在悟心就要离开之时,菩提祖师忽然悠悠问道:“悟心,你觉得悟水如何?”
闻听此言时,悟心正要出门,手已经攀上了门,身子微微一顿,随后回身看着祖师,脸上满是平和中正,“师尊,您还不知道弟子吗?”
说完之后,悟心微微行礼,轻轻带上了门离去,只留下祖师一人盘坐在塌上,望着悟心离去的背影,许久之后方才叹息一声。
“此子却是道心已成,不为外物所动,若是一番风云际会,今后不是我道门之中流砥柱,就是道心种魔,为心魔所执的混世魔头!”
“悟水此番情窦初开,和悟心两人朝夕相处,暗生情愫,却是动了真情!可惜,此子执念于道,却非良配!不然,倒是可以成全两人。”
“呵呵,却是我也执念了!不过一场戏,竟也动了性情。”菩提祖师说着,摇头一笑,复又倒头睡下,不复言语。
心猿得了传授之后,日日勤于修炼,不知不觉三年时日已过。
这一日,祖师又登坛讲道,与众说法,道音袅袅,正说着,忽问坛下的心猿,道:“悟空何在?”
心猿近前跪下,道:“弟子在。”
祖师俯身问询心猿修道,心猿答法性通,根源固。
祖师颔首,道:“既通法性,会得根源,须防备三灾厉害。”
心猿与之辩问,何为三灾厉害?
祖师答疑,直言三灾奥妙,心猿惧,求乞躲避三灾之法再三,得祖师相传,唤作天罡三十六般变化或地煞七十六般变化,择后者习之,祖师附耳传授,其余弟子皆是不知奥妙。
又一日,祖师与众弟子于三星洞前观赏晚景,祖师有兴致,唤来心猿,问道:“事何如?”
心猿道:“蒙师恩,弟子功果完备,已能举霞飞升。”
祖师遂使心猿试飞,心猿有心卖弄,将身子一耸,连翻跟头,跳地离有五六丈,踏云霞去勾有顿饭功夫,返复不上三里远近,落于地上,叉手道:“师父,此为飞举腾云。”
祖师笑道:“非也,此非腾云,技止爬云,自古道,神仙朝游北海暮苍梧。似你这般去不过三里,即爬云也算不得。”
心猿道:“何为‘朝游北海暮苍梧’?”
祖师道:“凡腾云之辈,早自北海,过东海、西海、南海,复转苍梧,苍梧者却是北海零陵之话语也。一日之内游遍四海,方算腾云。”
心猿道:“却难!却难!”
祖师道:“世无难事。”
心猿即叩头礼拜,求乞腾云之法。
祖师言心猿猴性,非一般跌足而起,乃翻跟头而起,遂传筋斗云。
心猿得之,大喜,礼拜后归府勤练,只一夜,心猿即运神练法,会了筋斗云,无拘无束,自此逍遥。
而此番岁月,其余入室弟子也皆是修行功法,但远不如心猿进境,对于心猿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