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九十九章 势力大涨(2/3)

山说不定就会瞬间崩溃。

    这三批太平军的加入,让原本严重失衡的太平军旧兵和降兵比重,略微扭转了过来。

    现在的太平军,成为了三大架构,太平军旧兵、湘军降卒、淮军降卒,三种糅合而成,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

    除了稳定太平天国之外,这三批太平军的将领中,也有极其杰出的人才。

    李世贤是太平天国左军主将,原本统筹太平军在浙江的军政,在天平天国后期各种战绩功勋,除了李秀成和陈玉成,就轮到他了,不过后来左宗棠进入浙江后,李世贤部渐渐衰败起来,被迫突围到江西。

    他的到来,着实让洪天感到欣喜,太平军后期能统御一方的大将并不多,五大主将中的前军主将陈玉成还死掉了。

    后军主将李秀成被洪天留在了天京城,虽然李秀成的伤势已经基本好转,但是洪天并没有打算放出出来征战。

    一来是因为太平天国国事繁忙,李秀成在军政外交各方面都才能出众,有他主持洪天才能放心,只留洪仁玕、王良在天京,如果那些湘军降卒有了其他心思,恐怕没有人能镇得住。

    二来,洪天觉得李秀成在军中的威望太高了,不能继续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他必须亲征,通过一连串的胜利,不断提高自己在军中的威望,就算无法将李秀成的在军中的影响消除,但至少不能超过自己。

    而右军主将韦志俊,则一直以副统帅是身份随着洪天征战,毕竟洪天身边如果没有一个能征善战的太平军旧将在身边帮衬,洪天这个半吊子的统帅,怎么可能拥有那么辉煌的战果。

    至于那位中军主将杨辅清,虽然在洪天夺取苏南,打通和湖州的通道后,已经重新归入洪天的麾下。

    但是洪天暂时并没有重用杨辅清的意思,首先这个杨辅清的能力,洪天是有怀疑的,洪秀全在天京事变后,重新封五大主将的时候,杨辅清并不在其内的,中军主将是蒙得恩,后来才换成杨辅清的,其中有笼络这位和杨秀清任了本家的太平军大将,安抚东王一系太平军将领的意思。

    而且这位杨辅清的军事成就也不怎高的,起码洪天是没有怎么听闻过,不要说李秀成和陈玉成了,连韦志俊和李世贤都比不上。

    而且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则是洪天为了韦志俊的感受,韦志俊和杨辅清当年可是极其不对付的,韦志俊当年经常帮助杨辅清,但是杨辅清却从不领情,反而处处刁难,得寸进尺,可以说如果不是杨辅清,韦志俊当年绝不会那么轻易就投清的。

    当然,这最根本的原因是洪秀全,杨辅清刁难韦志俊就算不是奉了洪秀全的命令,也是为了迎合洪秀全的心意。

    不过,韦志俊和杨辅清关系恶劣,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而现在韦志俊可是洪天身边的红人,对太平天国有再造之恩,如果在天京之战不是他临战重归天国,洪天的小命早就没有了,太平天国恐怕也只有覆灭一途了。

    所以,虽然知道有一位曾统御一方的大将在湖州,但是洪天并没有马上重用,而是暂时撇在了一边,留待以后再做打算,这导致洪天真正可以放心托付一方的大将寥寥无几,而李世贤显然是一个可以让洪天委以重任的人。

    而陆顺德则太平军舟师创始人之一,虽然太平军在水战上败多胜少,但是这起码让洪天找到了一个太平军水营旧将,要知道现在太平军水师可都是湘军水师旧部,虽然对彭玉麟和杨岳斌较为放心,但是洪天也不能不防。

    而刘肇钧除了是太平军大将之外,也曾是苏福省的民政长官,在管理地方上颇有能耐的,而且注重商业,这让洪天十分欢喜,如果太平天国还搞满清重农抑商那一套,那太平天国恐怕没有富强的一日了。

    而其他人既然到了此时都依旧统领太平军和清军作战,显然也是太平军悍将了,就算其中一些人在历史上最终还是投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