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发之年,就取得如此成就。”萧庆衍自豪道。
“那他曾在数十万臣民面前下跪,痛哭流涕,斥责自己,并自断一指,也是真的?”恽世临惊异道。
萧庆衍神色更加严肃道:“此事岂会有假!当日我就亲眼看到,说起当日之事我就悔恨之极,恐怕当年见证此事的数十万人无一不感到后悔,如果我们当中有人能早点明白陛下之仁义之心,定然会提前阻止陛下,岂会让陛下受那断指之痛。”
恽世临默然,道:“如此仁义之君,万民归心也是必然了。”
萧庆衍道:“这是自然,而且陛下除了仁义之名外,也是天国上下之精神支柱。信奉拜上帝会之人,称他位上帝之后裔,乃天生圣灵;信佛之人,则说他是佛陀转世,大慈大悲;现在连名教之士,也开始称他为当代圣人,举世无双!你说天下之人,如何能不敬重于他?!”
恽世临道:“信拜上帝会之人暂且不说,他们都是些疯子,相信陛下是圣灵毫不出奇,但是信佛之人,为何认为他是佛陀转世?而那些士人,为何会称他是当代圣人?”
“信佛之人之所以认为陛下是佛陀转世,是因为陛下曾在天京城内放血饲民……”萧庆衍将洪天当日之事添油加醋的道了出来,一件笼络民心的事情,竟然被他说得神圣无比。
“古有佛祖割肉喂鹰,今有陛下放血饲民!想不到这世间竟有这样的仁君,古之尧舜禹汤恐怕也略有不及。你说此事已经被民间编排成剧,那我以后恐怕也要看上一回。”恽世临感叹道。
“那时你定会大饱眼福,明白陛下是何等仁慈。”萧庆衍由衷道。
“那为何陛下又成了当代圣人?名教之人不会乱说吧?”恽世临道。
“当自然不可能!陛下已经决定复兴我汉家衣冠,现在一路所过之处剪掉辫子不过是开始,未来连马褂也要废去,改穿汉服。而且未来天国的科举取士不再考拜上帝会的教义,而是主考儒家经典,并且增加经世致用内容。
嘿!说起来这是我们天下汉人之福,满清鞑子已经再也没有特权了,我们汉人当官的机会将会大得多,而且陛下决定撤吏为官,官员名额大增,院试改为每年一试,生员就可当官了。”萧庆衍口中透着欣喜。
恽世临脸上也露出惊容来,曾国藩投降湘军他已经预料到洪天会舍弃拜上帝会,转而信奉名教,否则以曾国藩的秉性根本不可能投降的。
但是他怎么也想不到洪天如此大胆,竟然连经世致用都加入了进来,经世致用虽然也属于儒家思想的一个分支运用,但是并不被普通儒生所接受的,毕竟他们大多都是死读书之人,八股文可以倒背如流,吟诗作对,舞文弄墨也无所谓,但是要他们治事、救世可真为难他们了。
因此经世致用的学者并不多,不过湘湖派中却不少是如此的人物,其中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等人更是将其发扬光大,创立的团练武装训练有素,比起朝廷的八旗正规军来还要强悍。
可以说,一旦科举增设经世致用的内容,湘湖派将会占据很大的优势,而且还是由曾国藩这为一向主张经世致用之人主持科举,内里的乾坤不足为外人道,这差不多是让湘湖派的经世致用思想,成为天下正忠。
难怪湘湖的士人会如此称颂洪天,或许他就是想借此报答湘湖派投降太平天国吧。
恽世临默默想着,神色越发感到满意,他也是湘湖派的一员,经世致用思想也略有涉猎,未来恐怕会受到洪天的重用也不一定。
上帝后裔,佛陀转世,当代圣人,这使得洪天在太平天国百姓心目中拥有神圣的地位,当然之所以有这么多百姓信服洪天,甚至将他奉为神灵,这完全是因为洪天的一个政策,免粮赋三年,这对于天天在田地中劳碌,都难以维持三餐温饱的贫苦农民来说,这绝对是梦寐以求的消息。
这代表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