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史之乱后记(2/2)
父亲。代宗道:“他说的没有错,郭令公要是想当皇帝的话,天下就不是我们家的了。”并命公主回家。郭子仪得知后,将郭暧关起来,自己去向皇帝请罪。代宗道:“俗话说‘不痴不聋,不做阿家阿翁’,子女夫妻间的事,不用理他。”郭子仪回来后,将郭暧杖打数十。
田承嗣割据魏州时,骄横无礼。但郭子仪遣使至魏州,田承嗣却向西跪拜,并指着膝盖对使者道:“这个膝盖很久没向人下拜了,今天拜一拜郭令公。”李灵耀占据汴州,不管公私财物,只要经过汴州,一律扣押。而郭子仪的财物经过他的辖区时,李灵耀非但不敢扣留,还命人护送过境。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郭子仪指挥或参与指挥了攻克河北诸郡之战、收复两京之战、邺城之战等重大作战;安史之乱后,他计退吐蕃,二复长安;说服回纥,再败吐蕃;威服叛将,平定河东。他戎马一生,功勋卓著。史书称他“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郭子仪不但武功厥伟,而且还善于从政治角度观察、思考、处理问题,资兼文武,忠智俱备,故能在当时复杂的战场上立不世之功,在险恶的官场上得以全功保身。
唐德宗在初期颇能励精图治,坚决削灭藩镇,藩镇对其较为敬畏。他起用杨炎推行两税法,以刘晏改革漕运,修改盐法,行常平法以改善财政。但是他为人刚愎忌刻,没有任人之明。781年任用奸相卢杞后,政治日非。听信卢杞谗言,诛杀杨刘两臣。政治的败坏使藩镇逐渐轻视,最后爆发乱事。同年,成德李宝臣去世,其子李惟岳不被唐室同意继任,他就联合魏博田悦与淄青李纳举兵叛乱。唐室派马燧、李晟击败叛军,田悦被中央军围困于魏州(今河北大名),李惟岳则被部下王武俊所杀。
另一方面,卢龙朱泚入朝后,由其弟朱滔继任卢龙节度使。由于卢龙朱滔与成德王武俊对朝廷不满,就联合淄青李纳、淮西节度使(约今河南省东南)李希烈叛乱,共推朱滔为盟主。调来抵抗淮西的泾原军也因为对朝廷赏赐不满,爆发了泾原兵变,唐帝出逃奉天(今陕西乾县)。泾原军入长安后,共立朱泚为帝,并且包围奉天。李晟紧急率中央军回师关中,与朔方军李怀光解奉天之围。事后,唐德宗因卢杞谗言而不召见李怀光,虽然最后卢杞被贬,李怀光仍然怨恨唐帝。784年唐德宗采用陆贽之策,同意诸藩镇的要求,只有朱泚不赦,并且废除苛税,诸藩镇纷纷归服。朱滔和李希烈不愿投降,拉拢李怀光倒戈,唐德宗又逃到梁州(今陕西南郑)。同年,李晟收复长安,朱泚于东逃之际被部下所杀,李怀光也在隔年被马燧、浑瑊所灭,淮西李希烈也被部下所杀,至此乱事平定。然而,唐室承认藩镇的统治权,加深割据局面。由于唐德宗不信任将领,禁军转由宦官掌控,宦官权势薰天。唐德宗晚年任用奸臣裴延龄,并且亲昵宦官贪吏,国政日衰。805年唐德宗去世,太子李诵继位,即唐顺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