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两名敌对儒将(1/2)

最新网址:m.kushuxs.net
唐代名将,忠良儒将,涿州人,祖籍地潘阳,本名雷震,官名万春,字鸣空,又字一元,自幼学习武术,天生智勇兼备,博通群书,骁勇善战,安史之乱时,从张巡守雍丘城陷后,与张巡同遭杀害。唐肃宗感其忠烈,钦封雷万春为荣禄都督大夫、忠烈将军。宋徽宗追封:忠勇侯。后人以供奉雷万春为“雷霆驱魔大将军”膜拜。台湾民间信仰则封号为“三田都千岁”、

    “雷府千岁”。

    雷万春唐涿州人祖籍地潘阳,生于开元701年3月15日,阵亡于至德三年757年10月9日,享年55岁。

    所生三子,长子名启(雷霆发),次子名行(雷霆俊),小子雷霆进。自幼学习武术,天生智勇兼备,707年忠勇侯雷万春将军到四十八寨赤松山跟随磨镜老人学习拳术及兵法,磨镜老人赐给雷万春将军法名叫道阐(现四十八寨有碑刻遗在言传),雷万春在四十八寨修习拳术及兵法时间达16年之久,后从军。有志为国效力,但是未逢其时。他与南霁云相识,两人义结金兰。经结义兄长雷海青推荐,投奔真源县令张巡麾下,安史之乱时,从张巡守雍丘(属今河南杞县),抵抗安禄山军,在城上面中六箭,坚守不动。后随张巡守睢阳(属今河南商丘),坚守不屈。城陷后,与张巡同遭杀害。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举兵范阳,以奉密旨讨杨国忠为名,率15万叛军南下叛唐,史称安史之乱。

    叛军仅用半年时间,就攻克河北诸郡直至洛阳,次年又攻陷长安门户潼关,迫使唐玄宗仓促逃往蜀中,叛军进驻长安。叛军占领的地区,“以洛阳为支点,北起范阳,沿常山、邺郡构成南北一线,再西经陕州、潼关直到长安,东沿陈留、汴州,势连谯郡、漕州构成东西一线”。此后,为了巩固和夺取全国政权,叛军意图东进,目标是雍丘、睢阳。“睢阳据江淮之上游,为汴洛之后劲,南控江淮,北临河济,彭城居其左,汴京建于右,形胜联络,是以保障江南,襟喉关陕,为大河南北之要道”。睢阳素有“江淮之蔽屏,河洛之襟喉”之称。叛军想据睢阳南下江淮和江汉地区,以切断唐王朝的钱粮来源,掠夺其财富作为持久战争的资本。因此,对唐王朝来说,以兵力扼守睢阳不落入叛军之手是平定叛乱的基础。唐将张巡、许远等领导的轰轰烈烈的睢阳保卫战拉开了序幕。

    尹子琦是安禄山特别重视的爱将,至德二载(757)1月,他率13万大军前来攻打睢阳城。睢阳太守许远派兵向张巡告急。张巡部署好宁陵守卫,带领二千精兵杀进睢阳,与城父(今安徽亳州东南)令姚訚一起共6800人驻守睢阳。敌众我寡,张巡激励将士们说,逆贼乃乌合之众,虽然很多,但不足畏惧,只要上下齐心,必能打退贼逆,且兵不在多在精,将不在勇在谋。贼众寡谋,贼骄则无智,乌合之众少谋且犯上作乱,必败无疑。

    德二载(757)2月,尹子琦增兵睢阳,张巡采取心理战术,打退叛军数次进攻,又用计射伤尹子琦。叛军士气低落,巡不但擅长守城,也注重攻心,瓦解敌军。史载:“贼士攻城者,巡以逆顺说之,往往弃城来降,为巡死战,前后三百余人”。至德二载(757)7月,叛军增兵数万,尹子琦更加嚣张。睢阳城的形势更加严峻,大敌压境,城内军粮紧缺,全城军民每日每人分米1勺,与树皮、茶、纸熟牛皮混合煮食。将士们日渐消瘦,但士气不减。当睢阳粮尽时,将士曾提议弃城东奔,得粮食后,与敌军决一死战,张巡、许远认为,睢阳是豫东门户,中州锁钥,江淮屏障,河洛襟喉,叛军据而有之,必将战火引向江南,大唐便失去粮饷供应。更何况城中将士被饥病、战争折磨得无力逃奔,不如坚守孤城,以待朝廷援军的到来。相持到10月初,城中完全绝粮,连树皮、茶纸也吃光了,将士就杀马而食,战马杀光了,就罗雀掘鼠而食。尹子琦带领叛军最终将西南城门捣破进城,张巡等人被俘。尹子琦几次劝降张巡,得到的都是连连痛骂,“吾欲气吞逆贼,顾力屈耳”。张巡、许远、南霁云等36人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shu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