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一百一十章 毒辣之子史朝义(1/2)

最新网址:m.kushuxs.net
奚王畏惧唐王朝的势力,决定派100人跟随干去朝拜大唐皇帝。干对奚王说:“你派去的人虽然不少,但我看多是浅薄之徒,这样的人怎能去见大唐皇帝呢?听人说,你手下有一个才华超群的琐高(将领称号),何不让他去呢?”奚王不敢违抗,便让琐高和他手下300人跟随干去朝拜大唐皇帝。

    他们一行人快走到平卢(今辽宁朝阳)时,干先派人欺骗平卢守将裴休子说:“奚族人派琐高和精锐将士一起来了,他们嘴上说是去朝拜天子,实际是来偷袭平卢,你应该做好准备,不等他们动手就先干掉他们。”裴休子信以为真,在奚人进入平卢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将琐高手下的300人杀了个一干二净,单单留下个琐高。

    干把琐高捆绑好押送到幽州节度使那里。节度使见奚人最有才能的琐高被捉来了,非常高兴,认为是给唐朝立下了大功,当即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大大地称赞干。干因此官运亨通,先当果毅(官职名),又升将军。后来他与唐玄宗谈及此事,越发得到赏识,便赐给他一个汉名——史思明。

    唐玄宗统治后期,任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宠臣,生活腐败,自恃强盛,锐意开发边疆,边镇节度使增至10个,拥兵49万,致使外重内轻,为边将割据创造了条件。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他与安禄山一道,诈称奉密旨讨伐杨国忠的名义,在范阳起兵15万南下反唐,很快席卷河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攻打京城长安(今西安市)时,就是由他当先锋的。第二年叛军攻下洛阳,安禄山在洛阳称大帝,令史思明经略河北,封他为范阳节度使,占有十三郡,拥有兵马八万余众。

    安禄山造反后,史思明一军为先锋,开始所向皆捷,攻陷饶阳诸郡。一直到天宝十五年初,他才在常山被李光弼、郭子仪合军击败,逃至博陵。

    本来叛军就要被李光弼攻灭,忽然哥舒翰兵败潼关的消息传来,李光弼回军,史思明蹑后追击,大破唐军刘正臣部。由于史思明所率兵士是安禄山叛军的精锐的部分,他们乘胜进击,攻拨常山、赵郡、河间,大破颜真卿部下和琳的一万二唐兵。

    接着,史思明又率部攻下清河。在信都,史思明又把老上司乌知义的儿子乌承恩包围在城里,掠其母、妻、儿子。不得已,乌承恩投降,史思明“与之把臂饮酒”。由此,可见他还念一些昔日的旧情。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史思明包围李光弼驻守的太原城,最后反被李光弼用“地道战”打得大败。当年十月,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等人杀死,史思明顿起自立之心。

    安庆绪杀安禄山称帝后,对史思明收其溃散的残部不满。欲找机会除掉史思明。

    史思明自围攻太原被李光弼击退后,回到范阳驻守,安庆绪封他为妫川王,兼范阳节度使。范阳本是安氏老窝,安禄山从东京和西京所掠珍宝,多半都运往这里存放,已是堆积如山。渐渐地,史思明恃富而骄,欲将范阳占为自己所有,不想再被安庆绪节制。

    安庆绪失去洛阳后,逃往邺郡。到邺郡后,又张罗着四处征兵,蔡希德、田承嗣、武令珣等先后投奔,又得大约六万人。只有史思明既不派兵,也不派使者,安庆绪便怀疑他有二心了,于是派了阿史那承庆、安守忠、李立节三人,带了五千骑兵赶到范阳,以征兵为名,实则欲察看情况,准备偷袭。

    史思明听说几人同时前来,知道对方不怀好意,便在营帐之外设好埋伏,然后自己率领几万士兵迎接安庆绪派来的使者。见到阿史那承庆和安守忠后,立即下马行礼,握手叙旧,十分殷勤。阿史那承庆等不好下手,只好随其进了范阳城。史思明于是将他们领进客厅,命令奏乐设宴,盛情款待。酒酣耳热之际,史思明掷出一只酒杯,发出动手的信号,埋伏的士兵一拥而入,将三人一一拿下,同时截住几人带来的队伍,给了些钱财,让其回家去了。

    然后,史思明向唐廷奉上归降书,说是自己愿意率领管辖范围内的十三个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shu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