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一百零八章 安庆绪谋权篡位(2/2)

道不是在作死?哦,我忘了,安禄山同学可能压根就不会读书,汉语也相当差,少数民族的语言倒是挺精通的。联络联络手下这群国际雇佣军的感情还行,想一想建国安邦这些大事还是免了吧。

    第二,安禄山史思明的政治眼光极差,或者说他们本来就没有什么政治天赋

    胡化河北地,天天招收蛮子雇佣军。当个河北地军头还行,要是冲入了河南关中,那个汉人会跟着你手下这一群国际友人干?从这点上来说,安禄山就算有反心,手段策略也是相当低级的。第一点不到位,差评。

    纵兵屠戮洛阳长安,乱兵所到之处文人跑路,百姓遭殃,摆明了是来烧杀抢掠的。不收纳河洛关中民心,搞得自己后院起火,民怨四起。这不正好说明了安禄山史思明这两个人还是按照草原规则那一套老办法,吃了爽,爽了杀,怎么任性怎么来。

    第三,也是最致命的一点,父子君臣关系的崩裂。

    这一点,也要了安禄山他们的老命。在唐朝政府还有相当大的势力之时,他们居然还有心情玩同室操戈这一套,真是不怕死。这可是输了就要诛九族的造反啊,你不一门心思的攻灭唐朝那些后裔,还有心情玩废太子?要废掉年龄不小,出身军伍,从小跟着学阴险狡诈残酷手中有一定人脉的儿子本就不容易?而且还当着他的面表示,风头搞的那么大,儿子们还活的好好的。

    安禄山史思明这两个人,也是人才啊。后来因此而死,活该。。。

    第三,安史们身上有胡人军旅生活所带来的固有弊病。

    凡用兵带兵者,长时间的扎根军旅,没有点军人脾气这可能吗?更何况是在缺乏多种娱乐活动,气氛相当压抑的古代军营。

    除了美女好酒,名马宝剑可供娱乐外,边境的杀戮,血腥的战场足以让一个人的性格就此改观。从以后的种种来看,安史几人都相当的嗜血和残忍,且脾气都相当凶横。这是他们长期的军头生活,号令分明的军营,血腥冷酷的战场所留下的恩赐。这毛病固然可以让他们在军人中合群立威,在军事生活中又足以让他们适应战场形势的变换。可是这骄暴的习性一旦根深蒂固,以治军的方法来和人交流共事,少有人能受得了这说一不二,任性专制的破脾气。

    边疆战场上的烽火硝烟,也摧垮了他们的身体和精神。

    安禄山超肥,晚年由于身胖而目盲,心火极胜,脾气愈发暴躁。在森冷遥远的河北地,在身体冲撞的号角声中。就算安禄山史思明等人是高官大爵,可一路身经百战拼杀而来,身体精神必会受到战场的侵蚀。嗜杀人,不寒而栗。军人病,军头性格,军头思维。饱受疾病折磨的身体,狂野暴躁的性格,彪悍凶残的脾气。外加上和他一样脾气且不怀好意的下属儿子,他的死,便早已是命数注定。

    不要想当然的看历史事件,仔细品味其中是有很多猫腻的。毕竟只要是人,都有毛病,就逃不脱时代的局限。或许,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吧。

    在喊叫声中,血和肠从腹部流出数斗,很快死于非命。卒年五十五岁。安庆绪当即在其床下挖了一个数尺深坑,用毡子裹着安禄山的尸体,连夜埋在坑中。并诫令宫中严加保密。

    第二天早晨,严庄对部下宣告说:安禄山病危,诏立安庆绪为太子,军国大事皆由太子处分。随即即帝位,尊禄山为太上皇,然后发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