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八百三十五章 佛造像碑(2/3)

总体来说,年代古老的石佛造像在价格上是远远比不上一些鎏金铜佛或者某些珍贵材料雕刻成的佛像的,但单纯就收藏价值而论,却未必在其之下。

    尤其是南北朝时代,乃至隋唐时代的一些保存大致完好的石造佛像,几乎件件都堪称国宝。如果你有幸能够收集到一件汉代或者是晋朝时期的佛像,那么恭喜你,就凭这一件东西,你就已经可以在你的藏友圈子里装逼到死了。

    李逸小心翼翼的将一尊佛像请了出来,说这件是佛像有点不太准确。准确点说,这种样式的应该叫做佛造像碑,具体到这件,则应该叫做石雕一佛二菩萨造像碑。

    所谓造像碑,就是在石碑上雕刻佛像,这种造像一旦为真,那就非常珍贵,因为奉佛造像碑是北魏至唐代这一时期风行的、特有的宗教佛教文化艺术品种,唐以后是绝对没有的!

    而且,从现存的实物来看,以北魏时期的最早,而以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时期的数量最多,至隋代日趋衰落,唐代仅偶有发现。

    这件造像碑,一共雕刻了一大两小三个佛像,整体特征非常的统一,那就是造像的面相方面不圆,广额丰颐,躯体敦实,脖颈细长,全身比例失准,这种在佛造像碑的研究上一般称为“过渡性特征”。

    也就是说,这件佛造像碑是处于朝代变迁时期的一件作品,而根据佛像的面部特征和衣饰,李逸判断应该是隋代的佛造像。

    鉴灵牌轻轻一过,那浓厚的,冰寒至极的凉气告诉李逸,他的判断并没有错误。这件,果然是隋文帝杨坚早期,开皇二年时的一件佛造像碑,距今的时间,超过1400年!

    将这件造像轻轻的请到旁边,李逸又自木箱子里请了一尊佛像出来。

    这尊石佛像,也是一尊佛造像碑,不过这件上边只雕刻了一左一右两尊佛像,而且和刚才那尊佛造像碑最大的区别,就是一眼就能看出,这件上所雕佛像,比例是协调的。

    这件佛造像碑所雕佛像,不但身材比例协调,而且衣纹风格也更加的浅细疏朗,是标准的北齐时期所谓的“褒衣出水”的风格。而且,这件佛造像碑采用了大理石做为造像材料,质地细腻,光洁润滑,这一点也很符合北齐佛造像的特点,因为大理石是当时北齐控制区域内的特产。

    又仔细的观察了一下这尊造像的特征,李逸开启了鉴灵牌,

    “北齐武平五年,??石雕二菩萨像,真品。”

    这件佛造像的年代,比刚才那件开皇二年的,还要早上8年!

    木箱里剩下的最后一尊佛像,则是一尊释迦牟尼佛涅槃像。

    这尊佛像的雕刻手段,相比起前两件来要复杂了许多,线条纹路也更加清晰,体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时代特征。

    这件雕刻中,释迦牟尼侧身卧于石床之上,头饰螺发,头顶肉髻微隆;面相生动,神态安详;身着袒右肩袈裟,胸前露出蝴蝶结,衣纹写实自然,风格粗犷,形象地表现了释迦牟尼佛涅槃时的情景。

    “这件......”李逸研究古董,向来是年代越久远越好,越有价值的他越愿意研究,所以刚才一眼就认出了前两件佛造像碑的来历,甚至判断对了大概的年代。

    可是这件就让他有些为难了。

    从这件卧佛的雕刻手法看,很可能是宋代时期的佛造像,但也有可能是南北朝时期的。而且从雕刻风格来看,李逸更加倾向于这是件少数民族的作品,因此是五代十国时期造像的可能性更大。

    “五代十国,那可就有点难以判断了......”

    五代十国并不是只有15个国家,如果算上那些昙花一现的政权,这个数字甚至要远远的超过20,所以很难判断。

    不过很难判断并不代表着无法判断,首先从雕刻手法上能够看出,这件佛像的风格明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