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当时没有塑料,因而文具盒一般都是木质,而又因为要放置砚印等东西,所以那时的文具盒大多都是方形,而不是像现在这种修长的长方形。
李逸手上的这件文具盒,是用普通的红木制成,盒面上镶嵌的各色玉石、螺钿等物,构成了一幅颇为精美的花鸟图案,另外,在盒子上下口沿处还嵌有银丝回纹,颇显华贵。
但即便是再华贵,这件文具盒也绝对值不了5万欧。李逸估计,如果仅就眼前所见这些,两万欧就是极限,所以这也应该就是这个盒子到现在还没卖出去的主要原因。
他先看了盒底,然后将文具盒打开,仔细的查看了一下内里,在没有找到任何款识后,直接开启了鉴灵牌。
果然有古怪!
这件文具盒,鉴灵牌给出的鉴定结论很正常也很普通,就是一件乾隆年间的红木百宝嵌文具盒。
如果按照这个水平,这件文具盒中蕴含的凉气量应该很少,而且最多也就是那种微凉的气息,可李逸却发现,他从文具盒里吸收到的凉气量虽然很少,但其冰寒程度,都已经快赶上高冰了。
这是什么原因?
李逸拿着文具盒一边细看一边琢磨的时候,他的身后,有一老一少并肩走过,其中那名少年显得很是兴奋,边走边说:
“那件微雕的核桃看起来很像是……”
仿佛一道闪电划破长空,李逸一下子就想起了一种可能,这件文具盒很可能是有款的,但是它的款,说不定是和他得到的那件金步摇一样,是微雕在某样东西上边!
而这件文具盒的凉气之所以会出现异常,问题多半就在那个款识上!
这件文具盒,要么是大家之作,要么就是曾经为名家所用!
猜到了问题的根源,有目的的去寻找,果然很快他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他发现,在这件文具盒盒面所镶嵌的某片和田玉质的叶子上,有着几团看起来很像是玉棉,又很像是因保管不善而造成的摩擦划痕的痕迹。
这应该就是微雕的地方。
李逸先是跟老板讲好价格,付完款,离开摊位后,才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了一个放大镜。
“石庵……晓岚?”
李逸刚刚看到石庵这两个字还没想起是谁,可看到后边留款的晓岚两个字,他笑了,这4万欧,花的值!
上网查了一下资料,李逸终于搞明白了这件文具盒的出处,这是1783年,时任礼部尚书的纪晓岚送给那一年刚刚升任直隶总督、吏部尚书,兼理国子监事务的刘墉刘罗锅的贺礼!
纪晓岚才华横溢,博览群书,擅长诗词,骈文,更加擅长考证训诂,能够将一些非常复杂难名的语言用通俗的方式加以解释,还曾担任过《四库全书》的总纂修官。
而刘墉则被称为“浓墨宰相”,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
两个人去世后,一个谥号文达,一个谥号文清,都带文字。
而这两个大文人过手的东西,其凉气升级,李逸自然是能够理解,像这种东西,不出点状况反而还不正常了。
看看手上满满的收获,李逸笑了,这些漏,就这么光明正大的摆放在众人面前,却始终没人发现,最后反而全部便宜了他,这果然是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跑断肠!
没过多久,这个有福之人的手上,就又多了一块看起来非常普通,而且外观上没有任何LOGO的手工制金表。
这块金表一看就是二战前欧洲某作坊出产的手工表,而鉴灵牌的鉴定结论也仅能告诉李逸,这块表产自1940年的瑞典。
但他的透视眼却告诉他,在这块表的表圈内部侧某个很隐蔽的位置上,却刻着简单的3个大写字母,他猜测,那很有可能会是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