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一百五十五章 奇葩玉器(月票加更)(2/3)

明啊,待会儿你们帮我看出来的大漏,我可是一个子儿都不分的!”

    莫老闻言哈哈大笑,

    “你小子!行,我就当是你孝敬我这个老家伙的!记住,晚上谁也不准回家,咱们喝酒去!”

    一番折腾,几人神色各异的回去接着核查,不过除了李逸和莫老淡定如常,刘明和何尚坤的动作明显比刚才更慢了一些,毕竟,他们不是李逸,钱财来的如流水般容易。

    很快,时间就来到了中午,王大川带着黄启仁和章勇文过来喊他们一块吃饭,对于核查结果,除了王大川打了几句哈哈之外,出于避嫌,大家都没提,所以一顿午饭吃的还算是其乐融融,不过刘明和何尚坤看向章勇文的目光就稍稍显得有那么点复杂。

    说他们幸灾乐祸吧,不可能。说同情吧,有一点。毕竟这么多年了,大家看过无数的物件,老虎还有个打盹的时候呢,谁还能没打过眼?物伤其类啊!

    吃过饭,李逸抽空给谭默轩打了个电话,这才知道和他一块出来的五个人最后只留下了一个邱寒,而他们六个离开后,珠宝玉器的培训也终于恢复了正常,只是正常归正常,知识量却仍然一如既往的非常大。

    李逸挂了电话,耸耸肩,走回库房继续核查。

    刚看了没多久,他就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东西。

    这是一盏青白玉杯,玉质结晶颗粒粗大,青白底色上,难看的酱色斑纹呈条片状不均匀散布,材质简直差的无以复加。杯口大张,底部稍收,无论造型还是线条,都仿佛一名粗犷的抠脚大汉,没有一丝温香软玉的感觉,可偏偏杯底还刻着硕大的“御制”两个楷书繁体,让他一阵哭笑不得。

    这尼玛要真是御制,你能想象一个高高在上、冠冕堂皇的皇帝,端着这么一个破杯子大口的喝酒是什么样子吗?那该是一种何等凄惨、何等绝望的美啊!

    不过让他疑惑的是,这件玉杯的包浆绝对不是假的,而且从造型、刀法、包浆上来判断,这应该是17世纪晚期或者18世纪时的产物。可是,那时候正是清三代的鼎盛时期,那几位爷会用这杯子?

    仔细检查了御制两个字,确定不是后来添加上去的之后,李逸低头沉思起来。

    这粗制滥造的东西多半是哪个靠造反起家的家伙用来唬人或者自娱的,因为既然加了“御制”这两个字,那用这玩意只是不怕死还不行,不管真伪,你还得有那么个说得过去的身份才行。

    康熙当朝,吴三桂是称了帝的,不过据传吴三桂在任平西王时,就穷奢极欲,极尽奢华,他估计就是死也不会用这么粗陋的东西。台湾郑家没称帝,噶尔丹不是汉人,用也多半不会用汉字。

    雍正年间那几次叛乱也都是少数民族。至于乾隆,乾隆年间有叛乱吗?答案是有,可《书剑恩仇录》上金老爷子已经告诉我们了,那是回疆,还是少数民族!

    那会是谁?民间艺人闹着玩?开玩笑,那可是要满门抄斩的!

    用鉴灵牌鉴定了一下,只说是清康熙年间,制器的也是一无名之辈。李逸看了一下收货鉴定师写的鉴定,说疑是朱三太子所用。朱三太子是谁?

    手机百度一下,李逸感觉有点明白了。

    朱三太子名叫朱慈焕,是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第五子。李自成攻破京城后,朱慈焕隐姓埋名,先后多处安身。虽然其本人并无复明逆反之意,但有很多人借着拥立他的名号从事逆反活动,朱三太子在当时就是造反的一种旗号。

    这么说倒还真是有这种可能,想那些造反的粗陋之辈,估计也就配用这种粗陋不堪的杯子……看看时间,又看看其他几人还都在忙碌,李逸决定晚饭的时候再问问他们,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说法。

    再说了,还剩那么多件,说不定还能发现什么奇葩的东西,到时候一块提出来,也能节省他们不少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