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或许本来世家可以以优雅的姿态下台,但他们先把规则改成逐鹿中原,就别怪弱肉强食之下自己姿态难看的被群狼扑倒撕咬吧。
毕竟不是魏晋时期,世家不再是可率一国霸主地位,如今既没柔弱到羊群依偎,也各自着急做不到群狼的配合耐性,豺狼虎豹夹杂在一起的队伍,难免成了今日的模样。
南北战乱,滋生一批隐士游侠;如今乱世卷挟世家,不知道南方会不会也有世家子鹤汀凫渚,渔舟晚唱,一撇五石散、一壶黄浊酒,以此来消极抵抗控制不住的局势。
殷胥将手边的大小事务处理后,看了一眼跪在矮几后头的宋晏和俱泰,忽的开口道:“俱泰,跟朕走一趟,去见个人。”
宋晏头也未抬,俱泰不知道是因为什么,连忙跟着殷胥的背影走了出去。
殷胥正让宫人去备马,俱泰骑不了高头大马,他入朝为官后给自己买了个毛茸茸的矮脚马,虽然入朝路上没少被群臣嘲笑,但他才不在乎。
殷胥瞥了他一眼,二人被两侧金甲侍卫拥着,朝城外魏军的军营而去。
其实,要俱泰来入朝为官,殷胥并没有真的打算重用他。毕竟是前世的阴影在,他也怕自己养出个伯噽,想拿同期的新臣来压他,却发现真的是压不住。
且不论殷胥本来就见过他几次,几年前联手后也偶尔通过书信,与宋晏、马蔺道这样的一步登天的陌生人相比,他怎么也都多了几分信任。
更何况宋晏还是年轻,显示出一份装和气却装不太像的气质,他没有过什么苦日子,如今成了天子门生,也稍微有点翘了尾巴。虽然对于同龄人来说,他这样的表现已经异常优异,但殷胥用人,却不可能把他跟同龄人相比。
马蔺道自从中进士后,行端表正,看起来做事滴水不漏,他又有悲苦的童年,很适合拿出来激励天下读书人;又有狂放的往事,符合大邺士子之间喜好的狂侠性子。
只可惜崔季明那事儿,就也能看出来他沉不住气,侠气不是他外在演出来吸引人的,而是他骨子里真的有。这未必不好,但官场上也容易要命,不磨不行。
再加上崔南邦不结党、不逢迎,他性子实则谨慎,有意闹出几次喝花酒的丑事让台谏来打压他。他接受如今的高位,怕是为了将崔家从低谷中捞出来,再让他往前进一步,他是绝对不可能敢了。
崔元望则沉默老实,作舍人是他最忠诚的右手,却必不能在官场的泥地里打得了滚。
挑来挑去,最适合让他□□放在官场上主持局势的,竟还是俱泰。
他也不是没有缺点,曾经有激进、理想化的变法愿望,被他一盆水浇灭了之后倒也意识到了如履薄冰的现实;他缺乏一些纵观历史大局的观念,他的外貌也很难代表大邺的形象——不过这不要紧,他要是完美了,殷胥还不敢用了。
在西域几年,他有治理一方的能力,如今看,他也有喂饱下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油滑。官场的框架立了千年不便,历史的车轮在这里原地旋转,只有能适应官场爬上高位的人,才能为他所用。
殷胥想来想去,居然真的要重用前世逼宫篡国的那个人,居然有些自己害怕自己。
他只能尽量让自己不要对俱泰太多多疑,否则还不如不用他。
金吾卫打头,皇帝的马队出城,靠近了郓州城外几里地驻扎的魏军营帐。
殷胥出了城门,还回头观望了一眼城墙角下,对俱泰说道:“有人跟我说这城墙根下和眼前的这片地上,埋了上万不止的白骨,种地犁深了都犁不动。”
俱泰也见过战争,他心知这些人的命运。
俱泰低声道:“圣人若是能平定河朔山东,能避免多少战争。”
殷胥道:“不是我平定河朔山东,是将士们。我来过个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