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了一口气,三藏接着说道:“仙长方才入了妖窟之中,如若无人之境,定然不是无名之辈,还仙长望告知身份,三藏取经归来之后,必有厚报。”唐僧开口道。
“金蝉子不必如此客气,本仙乃天庭太白金星是也,与观音大士交情颇深,她吩咐我拂照你一二,今日恰逢本仙值日,遇上你为妖怪所擒,是以现身一助。”老者微笑道,随即一个转身,恢复了太白金星的样子,额头上的那颗五角星,闪闪发光,加上他和煦的笑容,颇有几分德高望重者的姿态。
唐三藏听罢,再次道谢。
随后太白金星离去,给了金蝉子一张卷来,金蝉子翻开一看,那纸上写得正是:
吾乃西天太白星,特来搭救汝生灵。
前行自有神徒助,莫为艰难抱怨经。
唐僧拜谢不已,继续前进。这日唐三藏来到大唐与鞑靼边界处,此处一座高山矗立,个是高接青霄,崔巍险峻。
正在观望之际,只听得山脚下叫喊如雷道:“我师父来也,我师父来也。”
三藏惊疑,牵马下山。行不数里,只见那石匣之间,果有一猴,lù着头,伸着手,乱招手道:“师父,你怎么此时才来?来得好,来得好救我出来,我保你上西天去也”
唐三藏近前细看,你道他是怎生模样——
尖嘴缩腮,金睛火眼。头上堆苔藓,耳中生薜萝。鬓边少发多青草,颔下无须有绿莎。眉间土,鼻凹泥,十分狼狈,指头粗,手掌厚,尘垢余多。还喜得眼睛转动,喉舌声和。语言虽利便,身体莫能那。正是五百年前孙大圣,今朝难满脱天罗。
唐三藏诚然胆大,走上前来,与他拔去了鬓边草,颔下莎,问道:“你可有话说?”
那泼猴咧嘴道:“你可是东土大王差往西天取经去的么?”
三藏丰神如玉,闻言点点头道:“我正是,你问怎么?”
那猴头大喜,言道:“我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只因犯了诳上之罪,被佛祖压于此处。前者有个观音菩萨,领佛旨意,上东土寻取经人。
我教他救我一救,他劝我再莫行凶,归依佛法,尽殷勤保护取经人,往西方拜佛,功成后自有好处。故此昼夜提心,晨昏吊胆,只等师父来救我脱身。我愿保你取经,与你做个徒弟。”
三藏闻言,满心欢喜道:“你虽有此善心,又蒙菩萨教诲,愿入沙门,只是我又没斧凿,如何救得你出?”
猴头摇摇头,道:“不用斧凿,你但肯救我,我自出来也。”
三藏奇怪道:“我自救你,你怎得出来?”
那猴头哈哈大笑道:“这山顶上有我佛如来的金字压帖。你只上山去将帖儿揭起,我就出来了。”
三藏依言,复上高山,攀藤附葛,只行到那极巅之处,果然见金光万道,瑞气千条,有块四方大石,石上贴着一封皮,却是“唵嘛呢叭咪吽”六个金字。
三藏近前跪下,朝石头,看着金字,拜了几拜,望西祷祝道:“弟子陈玄奘,特奉旨意求经,果有徒弟之分,揭得金字,救出神猴,同证灵山。若无徒弟之分,此辈是个凶顽怪物,哄赚弟子,不成吉庆,便揭不得起。”
祝罢,又拜。拜毕,上前将六个金字轻轻揭下。佛贴释放万千毫光,照耀大千世界,千重异彩笼罩其身,朝唐三藏微微点头示意,望西方而去。
三藏心中一惊,望空礼拜。径下高山,又至石匣边,对那猴头言道:“揭了压帖矣,你出来么。”
悟空欢喜,叫道:“师父,你请走开些,我好出来,莫惊了你。”
三藏回东即走。走了五七里远近,又听得那猴高叫道:“再走,再走”
三藏又行了许远,下了山,只闻得一声响亮,真个是地裂山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