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地利、人和又是何解?〃罗本道:"天时是四季更迭变化,地利是地势远近宽狭,人和就是人物舆情向背,这些咱们一样都没有。〃张士德道:"咱们甚么都没有,难道就不起兵反元了?〃罗本道:"没有的可以自己找。〃张士诚越听越奇,当下追问端底。
罗本知他胸无垒壑,当下道:"你们且听我讲个故事。话说五代后周年间,有人陷害驸马、殿前都点检张永德,暗中做了一面木牌,刻上'点检做天子`五个字。周世宗柴荣得到这面木牌,于是对张永德起了疑心,随即罢黜了他殿前都点检之职,改由赵匡胤接任。其时天下四分五裂,兵燹不绝,手绾兵符者无不狉狉欲动,妄图南面称帝。赵匡胤暗中培植党羽,与石守信等禁军将领结拜,称作'义社十兄弟`。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周世宗英年早逝,留下了孤儿寡母,七岁的柴宗训即位。赵匡胤早有勃勃雄心、烈烈壮志,周世宗忽然英年早逝实是飞来横福,正中下怀。其时主少国疑,正是谋权篡位的大好时机。赵匡胤顺应天意人心,先命人暗中散布'点检做天子`的谶言,随后以契丹犯疆侵掠为由,领兵出征。终于在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做了大宋朝的开国皇帝。
张士诚只听得血脉贲张,怦然心动,当即拍案而起,大声道:"兄弟说这个故事,是要我效仿宋太祖了?〃一名店伙正好走过客房,听到客房内有人大声说话,于是问道:"客官有事吗?〃罗本连使眼色,示意噤声,道:"没事,咱们在说话店伙答应一声,径自去了。罗本推开房门,但见庭院寂静,花影扶疏,没有旁人偷听窥视,于是轻轻关上房门,小声道:"咱们说得是反元大计,凡事都要谨饬缜密,大哥莫要在大声说话了,以免隔墙有耳,给人偷听了去。〃张士诚也觉得适才太过莽撞,点了点头。
罗本又道:"汉高祖起自布衣,宋太祖起自卒伍,两者皆有可取之处。大哥想要建立不世功业,须得效法他们,取其长而舍其短,用其是而弃其非。〃张士诚不以为然,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们能登基开国,难道我就不能做到吗?〃罗本见他口气狂妄,正欲批驳。张士义问道:"你有甚么谋划方略?〃罗本道:"天时、地利容易,惟有人和最难。〃张士诚道。:"人和不过是收买人心而已,这有何难?给如甜头好处,别人自是会投桃报李,给我卖命。〃
罗本道:"你说得是邀买人心,我说得说是义气相投、生死相许。〃张士诚奇道:"难道不是一样吗?〃罗本摇头道:"自是不一样了,你贩卖私盐时,你的手下得了好处,才会给你卖命,这就是邀买人心。咱们两人相见恨晚,患难与共,这才是肝胆相照、义若芝兰。〃张士诚沉吟片刻,点了点头。
罗本道:"宋太祖庙谟运筹,圣聪鉴日,知道凡人都疑神疑鬼,于是镌刻'点检做天子`五字于木牌,一语成谶,既扳倒了张永德这个绊脚石,又荧惑了人心,为日后陈桥兵变大造声势。一石二鸟,端地好计。〃张士诚总算听出了一点眉目,问道:"你说咱们也要学学宋太祖。〃罗本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张士诚又道:"用甚么谶言?该不会也是'点检做天子`罢?〃罗本道:"自是不能用宋太祖用过的谶言了,我早就想好了。〃走到桌旁,以指濡水,在桌面上写下了一段话。张士诚念道:"大风起,云飞扬;弓长张,必称王;不输绢,不纳粮。〃这段话通俗押韵,文理易解,毫无艰深晦涩之处。
张士诚知道'弓长张`指得是自己,不禁心花怒放,飘飘欲飞,赞道:"罗兄弟文采郁郁,斐然成章,真是好学问!〃又念了一遍,觉得不够奇派,指着'必称王`中的王字道:"为甚么是必称王,而不是必称皇?〃罗本道:"大凡革故鼎新,必先吊民伐罪,拯救苍生,且先称王,待到平定天下,方能开国登基。〃张士诚道:"称甚么王?〃罗本沉吟片刻,道:"立身处世以诚信为本,大哥名字中又有一个'诚`字,不如就称之为诚王罢。〃张士诚连声说好,道:"咱们明日就散布谶言,寻常愚夫野妇无不迷神信鬼,一定会深信不疑。〃罗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