怠慢,快送茶水进书房来。〃说着请刘基和李善长进入书房。元清平道:"当日二位先生不辞而别,我前往青田寻访刘先生,刘夫人说道先生云游未归,我只道再也见不到你们了,叹息了许多时日。想不到二位先生竟然来到了大都,咱们又能对弈品诗了。多时不见二位先生,可想煞我了。〃
这时小厮送来茶水,李善长坐下喝茶,刘基却随手翻阅书架上的书籍,但见每本书籍上都有翻阅过的痕迹,知道元清平博览群书,这些书籍摆在这里,是用来看得,而非用来装点门面,当下笑道:"秦王真是博览群书,佩服佩服。〃元清平逊道:"博览群书算不上,不过读读书消磨时光罢了。〃刘基道:"秦王年纪轻轻,正是年少有为、鹏程万里的大好时光,怎么说出的话却如此老气横秋?〃元清平笑道:"咱们是忘年之交,二位先生只须叫我的名字既可,叫我秦王,我反而浑身的不自在。〃刘基抚掌叫好,道:"你既然坦诚相见,咱们也不客气了。〃元清平笑道:"原该如此。〃
李善长道:“当日咱们在华山上醉酒狂言,那是醉酒失态后的瞎话,算不得真,你莫要放在心上。”元清平知晓他们唯恐自己耿耿于怀,当下道:“每朝每代都有弊政弊端,本朝自也不能例外。不过有一点二位先生却说错了。”刘基道:“愿闻其详。”元清平道:“父皇勤政不倦,日理万机,乃是一代圣君。”为了安抚他们,又道:“二位先生心怀济世安邦之志,胸有经天纬地之才,我想引荐给父皇,请求父皇封你们大官,斯时二位大展抱负,不至埋没了才华,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刘基和李善长对望一眼,都是微微一笑。李善长道:“咱们来大都见你,可不是为了讨官。”刘基道:“诚如你之所言,咱们乃是忘年之交,正因彼此惺惺相惜,故而才不远千里来大都见你。咱们不慕权势官爵,只喜流连于山水、忘情于诗赋,闲云野鹤惯了,做不来甚么大官。你若再提引荐给圣上,封官赐爵的话,咱们抬腿便走,今生不再相见。”李善长应声附和。元清平可不愿再与他们失之交臂,作揖道:“晚生失言,二位先生莫怪。”
刘基道:"咱们尚有一事不明,请你如实道来。〃元清平道:"刘先生请讲。〃刘基道:"你在皇家是何等身份?〃元清平道:"我是长子。〃刘基又道:"是不是嫡子?〃元清平点了点头。刘基和李善长对望一眼,神情甚是耐人寻味。元清平问道:"先生为何有此一问?〃刘基抚须道:"听说还没有太子,我心中好奇,故而询问你的身份。〃李善长道:"你既是嫡长子,沿习汉制,圣上应该立你为太子。若在汉家,似你这等尊贵的身份,又是这般年纪,却还没有太子的名份,那可是件不可思议之事。〃
元清平道:"父皇和大臣们约定,一年之内册封太子。〃刘基问道:"是册封你吗?〃元清平摇了摇头,道:"丞相说父皇欲要传位于二弟晋王。〃刘、李二人都又是惊讶,又是不解。刘基道:"圣上不立你,却立晋王,这却为何?〃元清平道:"其中缘故我不知道,大约父皇更喜欢二弟些罢,故而要传位于他。〃顿了一顿,又道:"父皇要传位于二弟,必然经过深思熟虑,自有他的道理。〃顿了一顿,又道:"我只求每天有书读足矣,做不做太子,原没放在心上。〃但见刘、李二人神色疑惑,似是不信,问道:"二位先生不信我的话吗?〃
刘基道:"不是不信,人生千百种,种种不同,有的汲汲功名,有的宁静致远,似你这般淡泊明志之人也大有人在。〃元清平微微一笑,道:"二位先生也是如此。〃刘基点了点头,道:"可是太子之位原本就是你的,你却为何要拱手让人?〃元清平道:"我是生在皇家,先生可以这般说法,倘若是生在寻常百姓家呢?〃刘基无言以对,沉默良久,方道:"倘若你是寻常人,就没有今日的说话了,可你实实在在是皇家的嫡长子,因此不得不说。〃
李善长深以为然,点了点头,道:"难道你不想学唐太宗吗?〃刘基道:"是啊,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方有以后的大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